突然发现,很多人在焦虑中被割韭菜!
来源:大胡子说房(ID:dahuzishuofang),本文转载已经过公众号授权。
最近都在到处跑,去看城市,看市场,看产品。
我发现当下核心城市普遍有一个现象:很多人都陷入了买房焦虑中,并且在各种忽悠话术之下,开始踏空楼市,买错房了。
越是在大放水、财富被稀释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恐慌性购房。
之前调控频频加码,大家以为楼市会凉,房价会跌,结果直接来看看数据:
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 2021年一季度,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0.77%,涨幅较去年同期扩大0.59个百分点。
从各梯队城市来看,今年以来各梯队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累计涨幅较去年同期均有所扩大。
一线城市:一季度价格累计上涨0.78%,为近四年同期最高点,较去年同期扩大0.39个百分点。
二线城市:一季度价格累计上涨0.76%,较去年同期扩大0.61个百分点。
三四线代表城市:一季度价格累计上涨0.76%,相比上年同期,价格累计由跌转涨。
从大数据来看,是全国都在涨,哪怕三四线城市,也开始转跌为涨。
价涨,量自然也开始攀升, 一季度50个代表城市商品住宅月均成交面积约3400万平方米,同比实现翻倍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在三成以上;
从绝对规模来看,今年一季度重点城市市场成交规模达近五年最高 ,且各月成交面积均高于2017-2019年平均水平, 整体规模在历史同期中仅低于2016年一季度。
很明显,今年一季度已经实现了量价齐涨,现在市场真实情况是:
不管你是为什么买房,总之买的人真不少,但这其中到底有多少人买错房,不得而知。
01
为什么那么多人买房,因为如今的市场,已经被焦虑情绪撩拨到极致。
所谓限价,越限越涨,越限越热,杭州所有热门区域,乃至不限购的临安青山湖科技城,一个字,摇就对了。
所谓集中土拍,只不过是开发商集中撩拨市场情绪,重庆集中土拍后,市场情绪彻底被释放,二手业主反价,新房接连抢光卖完,成都人甚至打飞的去重庆买房。
所谓调控+加息,只不过更验证了城市的价值,广州421调控补丁后,黄埔天河两大盘被一抢而空。
更魔幻的是黄埔万达旁的那个楼盘,曾经备受广州人嫌弃,2019年开卖的时候一度滞销,但如今成了香饽饽,180套房源竟然被秒光,管他产品再差,只要有限价,买就对了。
现在的整个楼市,越来越妖孽,调控之下房价不跌反涨,成交不跌反升,连带着滞销的产品都能趁着行情大好的时候抓紧时间去化。
去核心城市走一遭,你会发现多数人被这些情绪包围:
还没来调控的,怕调控来,自己来不及上车。
来了调控的,又怕买在高位,到底上还是不上,犹豫不定。
火热的城市,怕自己是一颗绿韭菜,无脑冲入楼市,当了接盘侠。
冷淡的楼市,又怕是没价值的城市,入场是抄底买还是被套牢?
买还是不买,买哪个城市卖掉哪个城市的房产,多数人根本毫无头绪。
而这一切焦虑的背后源于去年疫情之下的那场放水。
越是放水的时代,越是富人通胀穷人通缩的时代,有钱人搞钱太容易,市场热钱太泛滥,钱越多的时候就越不值钱,为了纸币不稀释,只能找个容器装,股市、比特币和现在火热的狗狗币都不是普通人首选,选来选去还得是楼市。
所以不管是手握千万资产的富豪、百万资产的中产、还是拿着几十万血汗钱的刚需,均杀入楼市求保值。
为什么要买房,还在于我们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期。
现在最新的人口数据已经出炉,我们国家总人口数量仍然在增长,14.1178亿人,63.89%的城市化率,这意味着我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口红利,中国城市化远未进入下半场,楼市还有磅礴机会。
我能预见接下来还有一大批人拿着资金兴冲冲杀入楼市。
等等,我劝你先等等,别被焦虑情绪牵着买错了房。
02
这段时间的频繁跑盘,我为很多人的错误买房而心痛。
当我在重庆茶园看到一个只卖别墅,价格290-420万的项目,且销售告诉我基本售罄的情况下,我无奈感叹如今还有很多人在被割韭菜。
别墅虽美,周边荒凉
在重庆西部的科学城,我碰到大量疯狂抢购的人群,就仅仅因为土拍释放出来的焦虑情绪,不禁感叹不知又有多少人高位站岗。
还碰到有人因为资金有限,最后花了30多万去买了不限购不限售公寓,结果白白浪费了更好的机会成本。
每每听到这些买房故事,我都哭笑不得, 焦虑情绪环绕之下,哪怕很多人都已经经历了多次买房经历,却仍然没有抓住在楼市赚钱的核心逻辑。
要么直接买错城市的,回三四线老家买的,回东北买的,去很多价值不高的城市买的。
要么买错地段的,核心区买不起,就去所谓的郊区新城去买房。
要么买错产品的,去郊区买别墅,去刚需盘买豪宅户型,去豪宅地段买刚需盘。
要么买在错误时机的,大涨过后入场,直接高位站岗3年以上。
还有卖错时机的,几年横盘等不及了,以为自己是止损,其实是卖在了大涨之前,之前的努力全白费。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以上一个或多个经历,过去很多人买房赚到钱,只能说是享受到国家快速发展的红利,要么拆迁赔多套,要么单纯因为买得早,这些都毫无技术含量,直接躺平赚钱。
但越往后在楼市赚大钱的机会就越少,赛道越来越窄,想在赛道上弯道超车,还是建议先建立系统的房产投资逻辑。
千山万水总是情,给个“好看”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