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分析丨深切缅怀袁隆平,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投资分析丨深切缅怀袁隆平,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深切缅怀袁隆平,巩固粮食安全根基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西方对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曾长期存在。

二战后美国的一位总统就曾担忧中国养活不了5亿人口;1974年在罗马召开的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上,一些专家认为中国无法养活10亿人口;1995年美国学者布朗在其书籍《谁来养活中国?》中,再度表达了对中国粮食供给的担忧,认为全球的粮食生产可能难以满足中国未来巨大的粮食需求。这些担忧,尤其是后者,当时在全球范围造成舆论震动。

 

言下之意,全世界生产的粮食都满足不了人数庞大的中国人的需要。袁隆平理直气壮地回应美国人的质疑:高科技养活中国人!中国人养活中国人!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生动诠释了

“一颗种子如何改变了一个世界”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从梦想变成现实,以最有力的方式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问题。我们要时刻警惕粮食安全问题,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5月22日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一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水稻亩产仅为126公斤,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水稻单产迎来了第一次突破。到了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进行的杂种优势利用,带来了我国水稻的第二次革命,深刻改变了我国水稻生产的育种方式、管理模式。“吃饭的事情最大”,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一生都在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努力奋斗。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是不断攻克科研难题,为祖国献身的一生。袁隆平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以科学实践突破了水稻“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传统观点的束缚,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从“南优2号”到超级稻,几十年来,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对杂交水稻不断改良。

 

与此同时,“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及时启动,大联合大攻关带来了大突破,中国水稻单产从突破400公斤到突破1000公斤。杂交稻种植面积目前在中国占比近六成,中国人将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隆平院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实践者。历史和现实一再告诉我们,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建设高标准农田真正实现旱涝保收,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袁隆平院士的一生,生动诠释了“一颗种子如何改变了一个世界”。种业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袁隆平院士作为育种科技工作者,通过一次次技术创新,一次次高产纪录,引领着中国农业走上一条超常发展之路。袁隆平院士通过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一粒种子”上做出了大文章,让14亿人吃得更好,把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一粒良种,千粒好粮,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目前我国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但部分农作物品种单产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打一场种业翻身仗。我们要以超级稻为“榜样”,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靠中国种子来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袁隆平院士一生践行“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初心,为世界粮食生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他的长期推动下,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大面积种植。美国农民惊呼杂交水稻为“东方魔稻”,印尼农民将产量高出当地品种一倍多的杂交水稻称为“隆平稻”,世界人民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上世纪70年代,一名美国人发出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袁隆平院士用一生的实践,让水稻高产从梦想变成现实,以最有力的方式回答了这个质疑。现在,我们仍然要时刻警惕粮食安全问题,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创造中国粮的新奇迹,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新贡献。

 

 

中国粮食安全:杂交水稻发展经历

 

六十年前,湖南安江农校的中专教师袁隆平,念着天下饥荒,也暗自立下志向。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实习农场的稻田中,发现了一颗植株高大、谷粒饱满的水稻。然而当他种下收获的稻种,新长出的水稻却高矮不一。

 

失望之余,袁隆平意识到:“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这一定是个天然杂交种!”

 

水稻是雌雄同蕊的,如果人工去除雄蕊,授以另一品种的花粉,就能实现杂交,但这种方式难以量产。想要大量生产杂种,更有效的方式是培育一种雄性不育的水稻,和其他品种混种,从而实现杂交。

 

随后几年里,袁隆平就在田间地头寻找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并于1966年将研究成果——《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中科院《科学通报》上。

 

接下来的数年,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突飞猛进。

 

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在海南发现野生的雄性不育水稻“野败”。

 

1972年,江西萍乡农业局的颜龙安利用野败,成功育出不育系“珍汕97A”及同型保持系。

 

1973年,广西农学院的张先程在东南亚水稻品种中找到结实率90%以上的强恢复系IR24,标志着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1980年代,福建三明农科所的谢华安培育出新一代强恢复系“明恢63”,并通过与“珍汕97A”配套,得到了抗稻瘟病的新一代杂交水稻“汕优63”。

 

1986年—2001年,“汕优63”一直是中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品种,单年最大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

 

在袁隆平之前,美国人和日本人也曾尝试“三系法”杂交水稻,但都因存在缺陷而未能稳定量产。首先实现杂交水稻产业化的是中国,是上面这些人(以及未能具名的更多人)的共同成果。

 

然而,这不是故事的结局,还有第二道深沟。

 

1998年特大洪灾之后,我国启动了“封山植树,退耕还林”生态工程。

 

在同一时间点,城镇化浪潮开始了。

 

一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一是为了发展经济,二者无可非议,但它们确实导致了粮食播种面积的减少,以及随之而来的粮食减产。这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来说,是重大威胁。

 

于是,我们在2006年提出了“18亿亩红线”、免征农业税等措施,播种面积又上来了。

 

此外,有没有可能在不增加面积、不增加人手的前提下,增加产量?

 

1997年,袁隆平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百亩示范田平均亩产700公斤;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2017年,1100公斤。

 

除了袁隆平院士的团队,还有朱英国院士的团队、谢华安院士的团队……他们共同抹平了第二道深沟,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

 

截至2020年,经农业农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共有133个。

 

2004年,袁隆平获得世界粮食奖(可能是农业领域的最高荣誉)时,颁奖委员会如此说道:

 

“袁教授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发现如何实现水稻杂种优势的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不可能开发杂交品种。袁的工作推翻了这一假设。”

 

在2004年以前,我国的三大主粮中,稻谷稳居第一,玉米和小麦则打一打辅助。但到了2004年以后,玉米产量开始狂飙突进,并在2012年,正式超越稻谷,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

 

玉米何以突然冲到C位?仔细想想,生活中也没多吃那么多玉米吧?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开始吃更多的肉。目前,我国的玉米约有10%是作为产品加工的原材料,如工业乙醇、淀粉、啤酒等,20%供食用,剩下的70%都是饲料,主要是用来养鸡和养猪。

 

2018年中国猪肉产量达到5498.39万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占全球猪肉产量的45.5%。1961—2018年,亚洲猪肉产量的增加量占全球猪肉增加量的66.4%,其中中国占55.5%,这意味着近60年间全球猪肉产量的增加,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还有鸡鸭肉。2018年,中国禽肉产量达到2011.66万吨,占全球禽肉产量的16%,比1961年增加了28倍,而在1961年,整个亚洲禽肉产量才占全球禽肉产量的17%。

 

肉产量的剧增,直接带动了玉米产量的飙涨。

 

不过在吃好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018年,中国肉类人均消费分别为38.5千克,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32.5%,奶类人均消费量仅为12.2千克,低于发展中国家32.9千克的平均水平,更是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89.8%。

 

中国粮食安全:

从饥饿到吃饱,从吃饱到杜绝浪费

 

在农学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走出了“马尔萨斯陷阱”,粮食比人口增长快得多。

我们把1949年到2020年的主粮产量和人口总量放到一张对比图上看看:

 

图表上有两道深沟,第一道是1959年—1961年,第二道是1999年—2003年。

 

第一道深沟,我们虽未亲历,却都认得,那是“三年困难时期”。正是这三年,影响了袁隆平一生的道路。

 

在《袁隆平口述自传》中,他回忆道:

 

“当时吃不饱饭,那真难受啊,也有饿死了人的!我至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田埂边和桥底下,真的是路有饿殍!那种凄惨的场景对我有很大的刺激,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深深感受到了粮食的重要性,没有粮食太可怕了!……面对全国粮食大规模减产,几乎人人吃不饱的局面,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非常自责。本来我就有改造农村的志向,这时就更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袁老生性温和烂漫,甚少有激烈的表达。

 

然而在2013年,他痛心疾首地同央视记者说:“现在我要建议政府要出台(法规政策),把浪费当成可耻的行为,当成犯罪的行为来限它。”

 

袁隆平的痛心与愤怒不无道理。

 

2015年,《中国城市餐饮浪费报告》将“犯罪证据”做了直观呈现。

 

报告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4座城市进行了大样本实地调研,结果发现:人均食物浪费量约为每餐每人93克。

 

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粮食安全线是每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要达到400千克,在这个条件下,可以勉强做到刚刚吃饱,中国奋斗了几十年,在1998年才达成这一目标。

 

以此为标准,意味着我们每人每天每顿,可以食用:

 

(400000g/365天)/3=365.3g/顿

 

而每人每顿93克的浪费,意味着把袁隆平等科学家的成绩打了七折。

 

 

论吃饱,我国口粮综合自给率在2019年超过100%,谷物自给率达到98.75%,这一战略目标已经圆满完成。

 

但吃八两饭和吃四两饭、四两肉和菜的区别可太大了。2019年,中国14亿人口消费了29亿亩耕地的食物,其中需要进口粮油肉相当于9亿亩耕地的食物,由此,粮食隐性自给率一下子就掉到了71.1%。

 

袁老曾在政协会议上说过:“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吃饭依赖外国,必将受制于人。”

 

在袁隆平等一大批农业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水稻、小麦、杂粮的种子都是自主选育的,而且达到国际优秀水平。

 

但在玉米、大豆等品种上,我国虽然有自主选育的种子,但水平和国外还有较大差距,而在西蓝花、胡萝卜、白羽肉鸡等品种上,则完全依赖于进口。

 

袁老去世后,农村农业部负责人在表示沉痛哀悼时发愿:将传承袁老精神,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结语

老一辈科学家们留下了许多遗产,有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有遍布天下的学生后辈,更有薪火相传的进取精神。

 

袁隆平院士曾说过,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口粮要绝对的、保证的。现在我们吃饭的问题解决了,不是吃饱的问题,要吃好。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这是我们的重大任务,我们要担当起来,为生产粮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我们的努力。

 

“神农”已逝,德馨犹存!袁老先生的治学思想与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谨此深切缅怀袁隆平先生,祝袁老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周佳

投资顾问,执业证号:A1130620120001

时间:2021年5月24日

启富股友会

1、今日热点丨惊心动魄!这位90后与"死神"擦肩而过,离64亿大爆仓仅差2分钟!反手斥资18亿抄底币圈,一晚赚3亿?

2、今日热点丨2万可买人才购房资格?买一套新房"净赚上百万"?内幕曝光!

3、今日热点丨华为“鸿蒙”商标诉讼请求被驳回!?鸿蒙生态将有大动作,这只概念股“20cm”涨停

4、今日热点丨千亿资金"抢地"!这座城市51块地全部拍出,房企最低利润率不及1%,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