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20210523) 感恩(20210523)

2021年5月22日最大的新闻是“双星陨落!两位国士相继去世相隔5分钟。”

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原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吴孟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2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9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5月22日,数千湖南长沙市民雨中夹道送别“国之脊梁”袁隆平,哽咽高声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袁隆平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的单产和总产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最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叁优一号,2020年作双季晚稻种植平均亩产达911.7公斤,加上第二代杂交早稻亩产619.06公斤,全年亩产达1530.76公斤,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毕生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

袁先生是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数以亿计人民的温饱问题。

 

民以食为天。

 

现在已经没有温饱问题的人们,也许对袁先生的感触不会太深。

 

我作为湖南农民的儿子,从需要解决温饱到现在衣食无忧,我对杂交水稻有着自己的深刻感受。

 

记得几岁的小时候,我所在的湖南农村还没有分田到户的时候,吃的东西不够丰富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我依稀记得,当时吃一个酱油拌饭都是一个非常舒服的享受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候,农民集体出工时候的积极性并不高,可能是导致水稻亩产并不高的原因之一吧。

 

后来分田到户之后,我父母承包了几亩水田,只种两季水稻。

那几亩水田的水稻,成为了我儿时最主要的记忆之一了。

 

我们那,上世纪80年代的水田,都是需要人工亲自劳动的。

我们父母,首先在家里将种谷发芽,然后洒到秧田,秧田里的种芽上面需要盖绿苔。我们儿时的任务之一是闲时到山上收集大量的绿苔。

 

大人用牛将水田整平之后,需要人工栽秧。

 这样栽秧的活,我们儿时没少干的。甚至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已经成为家里栽秧的主力,水田里最先的第一道秧,通常是我率先来栽的。

大约7月中旬的时候,我们那的水稻就会陆续成熟。我们儿时需要人工扮禾,将稻谷收回家。

夏天30几度的天气,穿着长衣和长裤,去水田里干活。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情景,都感觉在流汗。

 

收割稻谷的工具,从我最小时候的扮桶,再到人工的踩桶,然后到用柴油、用电的半自动打稻机,都是我曾经亲身的经历。

(注:我们那现在种田,已经全程机械化,基本上不需要劳动力了。)

 

我上高中的时候,稻谷可是一个相当相当紧俏的紧俏货。

首先,每户农民需要上交一定比例的公粮,国家按照统一的价格征收。我上高中的时候,在县城的中学住宿,我好象记得上高中的时候,也是需要交稻谷到学校食堂的。

 

我上高中和大学时的费用,父母都曾经卖自家种的稻谷来筹集的。

 

水稻,稻谷,是我人生之路上永远不会磨灭的记忆之一。

 

刚刚分田到户的时候,亩产好象只有几百斤,年成不好的时候,亩产只有六七百斤,年成很好的时候,大概能到八九百斤一亩。

 

后来,镇上的合作社可以购买杂交稻种作为种谷。我小时候,还不知道那个杂交水稻的种子是袁先生选育出来的。

杂交水稻的亩产,明显提升了上来。我们家年成最好的那些水田,亩产能够到达1100斤左右、甚至以上。

我们儿时的稻谷,都是在自己家坪里晒干的。晚上帮父母用风车过滤是干过很多年的事情,然后帮父母称重稻谷并送进粮仓也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这些明显提升的稻谷产量,对于我们家来说,相当于就是我们兄弟姊妹上学的学费啊。因此杂交水稻亩产的显著提升,是记忆深刻的事情。亩产的显著提升,对于全家都是非常高兴的事情。

 

我上高中和大学的部分费用,直接来源于家里承包水稻田的稻谷。杂交水稻亩产量的显著提升,我曾经是非常明显的受益者。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袁先生是改变我人生命运的贵人之一。

 

感恩袁先生。

袁爷爷,一路走好!

(本文完成于2021年5月22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