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丨袁隆平因这件事最终去世,所有中老年人都要警惕! 健康丨袁隆平因这件事最终去世,所有中老年人都要警惕!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据时刻新闻消息,据袁隆平保健医生透露,今年3月10日,袁隆平在三亚杂交稻研究基地摔了一跤,引发身体不适。4月7日,转到长沙住院治疗。
5月22日下午,湖南长沙湘雅医院门口,百姓自发为袁隆平院士送最后一程。

众人高喊:一路走好。


袁隆平院士灵车经过处,车辆自发鸣笛致哀,市民围着灵车失声痛哭!

5月23日零点,大量市民自发守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为袁隆平院士送行最后一程。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当记者问他会不会害怕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他坚定回答,“不可能了”!
2019年9月29日上午10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颁授勋章。
当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袁隆平说:“总书记问我,有什么进展?我说,我们正在向1200公斤亩产冲刺!”
是什么让这位身披无数荣誉的老人在90岁高龄依然努力奋斗?正是梦想的力量。
袁隆平院士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那现在的情况,每公顷增产两吨,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可惜,袁隆平院士,最终却是意外的一跤,最后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逝世。
上了年纪的人大多都患有骨质疏松症,普通“摔一跤”可能造成致命伤害。据世卫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30%的65岁以上老人发生跌倒,每年30余万人因跌倒致死。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老人跌倒,其中40%~70%的跌倒伤害需要医治。

老年人摔倒后切忌不明情况贸然起身,摔倒时有个“安全着陆姿势”,你一定要学会!
这份“防跌攻略”请收好!
摔倒最大的影响是引发骨折,主要部位为 髋关节、脊椎骨、手腕部 等处。
相对于臀部着地或一侧身体着地, 用手撑地 给老人造成的伤害以及治疗的难度要小得多。
推荐:用手撑地

摔倒时用手撑地,损伤的往往是腕关节,顶多导致尺骨远端或桡骨远端骨折。

优势: 手臂骨折在护理上不需要卧床,康复训练容易做,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不推荐:臀部着地

如果跌倒时坐到地上,支撑点落在臀部,易导致股骨头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髋关节骨折。

劣势: 如果是一侧身体着地,支撑点在身体胯外部,那么容易伤及股骨,导致股骨粗隆间骨折或股骨颈骨折。
若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起肺炎、褥疮、泌尿系感染、关节挛缩、血栓等危及生命的多种并发症。
小贴士:

  滑倒先检查伤势,不要贸然爬起。

感觉剧烈腰痛时, 千万不要乱动, 因为腰椎骨折后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移位加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
此时应尽快呼救, 救人者也不能随意背抱伤者,应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注意!这6个时刻易摔倒

起夜时

起夜时的血压变化造成脑供血不足,造成短时间头晕,而夜间光线昏暗,老人视力差,再加上半夜头脑不清醒,极易摔伤。
建议 • 最好在老人手边安置一个夜灯,起夜时先坐一会,等适应照明亮度后再起步;• 将房间过道的杂物清除,有条件的话,卫生间最好装个扶手、铺个防滑垫。

洗澡时

夏日洗澡频率增加,浴室湿滑,老人行动力下降,如果浴室空间较小,再加上平衡能力较差,很容易摔倒 建议 • 注意在浴室铺设防滑瓷砖、防滑垫等;•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不宜太长,浴室门不要反锁;• 可以带个防滑小板凳,坐着洗既省体力,又不用担心摔倒。

坐扶梯时

年纪大有时肢体会不听使唤,乘扶梯时掌握不好节奏,即使扶着扶手,也可能站立不稳。 建议 • 尽量选择乘直梯,如果只能选扶梯,应保持双脚等肩、分开站立的姿势,抓紧扶手。• 去超市购物时,尽量不要使用购物车,免去推车乘扶梯带来的风险。

上下车时

长时间站立、排队,再加上公交车进站时突然快速移动,人群拥挤,极易摔倒。 建议 • 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时段乘车,最好可以有家人陪伴共同出行;• 等候时不要一直坐着或站着,可在原地多活动活动关节;
• 腿脚不灵活的,外出最好随身拿一根带板凳的折叠拐杖。
起床时

清晨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血压、血糖等指标可能不稳定,易令人产生头晕、头痛、眼花、胸闷等症状。 建议 睁眼后先在床上躺一会,然后慢慢起身、放缓节奏,伸个懒腰,这样可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摔倒。
接电话时

很多老人一听到电话铃响或震动就会条件反射地紧张,急着去接听,忽略了肢体动作的协调性。 建议 • 听到电话铃响时,别急着去接听,不妨选择较为缓和的音乐作为铃声,时刻提醒自己要“慢起、慢站、慢走”。
自查家中

是否存在这些安全隐患?

楼道通道:确保无障碍 问题① 楼道/楼梯上是否有纸盒、鞋子等杂物? 不要在楼道口、门口堆放东西。 问题② 楼梯是否有破裂或者不平? 要修好破损的楼梯。 问题③ 楼梯处是否有电灯? 安装明亮的楼梯照明灯,有容易触及的楼梯灯开关。 问题④ 楼梯扶手是否松动?是否只有一侧有扶手? 加固松动的扶手,确保走路靠着有扶手的一侧。 家中通道:保持通畅 问题① 地毯或地垫是否平整、不容易滑动? 使用平整、防滑、无破损的地毯/地垫。 问题② 过道上有堆放杂物吗? 要清理过道上的杂物,保持过道整洁。 问题③ 养宠物的家庭,是否做好相应的保护/提醒措施? 家中若有宠物,可考虑给宠物戴上响铃。 问题④ 进门如需换鞋,鞋柜旁是否有供换鞋时使用的座椅? 鞋柜旁放置高度适宜的座椅,供换鞋用。 客厅:家具配置恰当 问题① 照明是否充足? 保证有充足的照明。 问题② 取物是否需要登高? 常用物品应放在适宜的高度,避免使用梯子;如必须使用,使用有防滑胶套的梯子,并有人在旁保护。 问题③ 沙发高度和软硬度是否适合起身? 使用适宜老人起居的沙发,避免太软或太低。 问题④ 常用椅子有无扶手? 使用有扶手的椅子。 问题⑤ 从客厅到其他房间是否需要绕行家具?走动时是否需要从电线上(电话线、电灯线等)走/绕过? 优化家具摆放位置和电线走向,避免行走时被绊倒。 问题⑥ 地面是否防滑? 使用防滑材质的地面。 问题⑦ 地面是否干燥? 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擦拭水/油渍。 卧室:注意灯具和家具 问题① 床边的灯是否可以伸手摸到? 将灯放在床边伸手可以碰到的地方。 问题② 床到卫生间的过道是否昏暗? 安一盏小夜灯,亮度能够看清过道。 问题③ 床边有无杂物影响上下床? 保持卧室地面整洁,不要随意摆放物品。 问题④ 床的高度是否适合上下床? 床的适宜高度:以老人坐在床上时,脚刚好能接触地面为佳。 问题⑤ 床边是否装有电话(床上能接听)? 在床头安装电话,不用下床也能接听。 问题⑥ 地面是否防滑? 使用防滑材质的地面。 问题⑦ 地面是否干燥? 保持地面干燥,及时擦拭水/油渍。 卫生间:摔跤事故高发区域,重点注意防滑 问题① 地面是否平整,排水通畅? 修整地面,保持排水通畅。 问题② 马桶/浴缸/淋浴房旁是否有扶手? 在此处安装扶手;建议淋浴时使用坐凳,以便及时坐下休息。 问题③ 浴缸/淋浴房是否使用防滑垫? 应使用防滑垫或防滑条。 问题④ 洗漱用品取用是否方便? 洗漱用品放置在方便取用的高度和位置。 问题⑤ 地面是否防滑? 使用防滑材质的地面。 厨房:注意物品摆放,即使清洁打扫 问题① 排风设备和窗户通风是否良好? 做饭时保持良好的通风。 问题② 经常使用的东西是否放在高度合适的位置? 整理厨房,将常用厨房用具和调味品放置在较低的、方便取用的高度和位置。 问题③ 是否需要踩凳子登高取东西? 使用专门的梯凳(防滑固定带扶手),不要使用椅子登高取物。 问题④ 地面是否干燥? 及时将溅在地上的水或油擦干,避免地面油滑。 问题⑤ 地面是否防滑? 使用防滑材质的地面。 阳台:警惕跌倒坠入 问题① 阳台是否封闭或有雨棚,下雨不易进水? 封闭阳台或安装雨棚;下雨天尽量不去阳台、或擦干雨水后再去阳台。 问题② 阳台上是否整洁,没有堆杂物? 及时整理阳台杂物。 问题③ 阳台栏杆高度是否高于腰部? 加高阳台栏杆,高度要高过腰部。 问题④ 地面是否干燥? 及时擦干阳台地面的水。 问题⑤ 地面是否防滑? 铺设防滑地砖或放置防滑垫。 拖鞋:舒适合脚防滑 问题① 拖鞋的重量如何? 穿在脚上,分量应感觉适中,不会太累脚。 问题② 拖鞋穿着起来是否柔软舒适? 过硬的拖鞋,穿起来很咯脚,应挑选稍柔软些的。 问题③ 拖鞋大小怎么样? 防滑拖鞋不能买太宽松的,应选择跟脚的,以刚刚塞满为宜。 问题④ 鞋底是否有防滑花纹且具有一定的抓地力? 拖鞋要具有一定的抓地力,且鞋底花纹比较深,防滑效果才好。 问题⑤ 鞋底是否有一定厚度? 厚薄适中为宜。上了年纪的老人,脚底肌肉萎缩,会变得干瘪一些。如果鞋底太薄,会容易硌得脚疼;而 太厚则容易出现磨脚的情况。  问题⑥ 拖鞋的保暖透气性怎么样? 年纪大了,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保温性能也会下降。即使是天气较热,也建议老人选择柔软、鞋底有一定厚度的拖鞋,能隔离寒气。另外,透气、漏水性也要好,能让脚面干爽,防止摔倒,抑制细菌增生产生脚气。
常练这七个动作

促平衡,防摔跤

第一招 原地高抬腿

操作要点
匀速缓慢地抬腿,感受肌肉的发力,否则就达不到增强平衡能力的效果哦!
第二招 剪刀腿

操作要点
腿从侧面抬起,注意脚尖要向前。另外,做动作时上身最好挺直,不能有大幅度的摇晃。

第三招 不倒翁

操作要点
手扶着椅背,将身体重心在脚后跟与脚尖之间反复转移。后移时,脚尖起翘;前置时,踮起脚后跟。整个动作匀速、有节奏地进行。

第四招 凌波微步

操作要点
脚尖贴着脚后跟走路,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并尽量做到能走一条直线,就像杂技表演中“走钢丝”一般行走。

第五招 蜻蜓点水

操作要点
圆片是由防滑垫剪出来的,目的在于增加摩擦力。圆片之间距离越近,难度越低,越远则越大。可以先借助拐杖;若熟练动作后不借助拐杖了,则需要注意安全。

第六招 步步高升

操作要点
脚掌要完全踩在矮凳上,千万不能只把前半个脚掌放在凳上,会很容易滑倒。如果家里的台阶两边都有扶梯,老人也可以扶着两边的扶梯做这个动作。当身体习惯了这样抬腿的高度后,爬楼梯就不容易摔倒了!

第七招 金鸡独立


操作要点
单腿站立后要注意闭眼,此动作难度较大,练习时最好有人在旁边虚扶一下。晚上边刷牙边练习,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式!
注意:

仔细看图,不难发现,在做每一个动作的过程中,几乎都会扶椅背或是拄拐杖。

阿姨爷叔在锻炼时也要小心,两边都要扶着较稳固的支撑物。动作熟练之后,可以尝试“只扶一边”或“两边都不扶”,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练习保持平衡的时候摔倒,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袁老走了 这是全人类的损失 谢谢袁老,让我们不再挨饿 袁老,一路走好! 也希望所有中老年朋友都能保护好自己 毕竟连一个年轻人都能因为摔倒而致死 中老年人更经不起这一摔

来源:国医大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