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执拗:不愿当韭菜,所以不生孩?
广受推崇的微信公号,点击上面蓝字“金融纵横谈”一键关注。 喜欢此文,请分 享给朋友们看看
来源: 米筐投资 (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人口七普数据一出,很多人忧虑中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其实忧虑也没有用,事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正像统计局官员在回答记者关于人口增长放缓趋势时所说的:“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结果,也是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 从限制生育到鼓励生育、从人口是负担到人口是资源、从积极生孩子到不愿生孩子……也就四十年时间,可经济、社会、观念等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01 生育从限制到鼓励 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计划生育…准确的说是限制生育。每个村镇都有计生队,负责监督辖区内的育龄妇女、以防多生。有了一胎之后就督促着去结扎/上环(一种避孕方式)、或者定期安排孕检,一旦怀孕后就督促着堕胎,很多想生儿子的孕妇为了躲避计生队检查、不得不经常四处躲藏,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一部小品《超生游击队》。那时候养老保险是城里机关人员才有的福利,而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在农村、没有养老保险。 怎么养老?养儿防老! 这是农村人家必须得有儿子的根源。其他还有干农活的需要,那时候可没有什么播种机、收割机、拖拉机……这一切全靠人力。另一方面中国不断内卷。每人也就那一亩二分地,一家人的生计都寄托于几亩地上,人在增多可土地却没增多、于是就出现了越来越多闲置的劳动力…不创造财富、只消耗资源。这是实施计划生育的背景。也有其他的原因,把大家从生育孩子的繁忙中解脱出来、去生产创造,于是也就有了后来世界工厂的成就。大概自2000年前后始,限制生育就有所放松、直至当下的开始鼓励生育。先是允许农村一胎是女孩的可以生育二胎、再是允许双独(夫妻都是独生子)二胎、直至2016年允许全民二孩,在当下严峻的人口形势下、鼓励生育的政策只会更多…如生育补贴、产假等。 限制生育和鼓励生育有错吗?没有。 任何政策都跟当时的环境有关,环境变了、政策必须跟着变。 02 人是负担还是资产? 一个问题或许不少人都在疑惑: 人口,到底是红利还是负担? 因地而异、因环境而不同,具体得看这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国家或地区。 出生在生产力低下、贫穷落后的国家,就是负担;出生在生产效率高、富裕发达的国家,就是资产、红利。 尼日利亚、孟加拉国、甚至印度这样人口极度稠密的国家,人口越多负担越重。人出生下来,无法接受基础的教育、没有较高的劳动技能,只能出卖简单的劳动力、做些简单的体力活。而国家又没有完整的工业产业体系,也无法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劳动力只能闲置、创造不了多少财富,人就表现为负担。而在日本、欧洲、新加坡、韩国等这些发达国家,国家能提供优质的教育、能培育高技能人才,完整的工业体系也能提供大量高薪的职位,劳动力创造财富的效率非常高,这时人就表现为资产和红利。 以前中国限制生育,因为国家穷、资源匮乏、生产效率低下;现在鼓励生育,因为国家变富、生产力提高了。 随着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对人口红利的理解也在不断的变化。 之前我们理解人口红利,是把人看作是生产者。 主要是人口众多下的劳动力便宜,因为工资低、生产的商品价格就低,也就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以此带动经济发展。 现在理解人口红利,则是把人看作是消费者。 因为有消费才会有生产,而生产又存进了经济了发展。何以如此?因为以前商品匮乏、生产不足,而现在自动化/流水线/高效率生产下商品丰富、且产能过剩。所以有些政策看似不可行,而一旦临头也就水到渠成,比如延迟退休和房产税。 03 延迟退休水到渠成 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先付,翻译成人话就是全体年轻人缴纳养老金、去支付全体老年人的退休金。当年轻人越来少、缴纳的养老金也就越来越少,另一头却是老年人越来越多且很长寿、对应的就是要领取的养老金越来越多,结果就是养老金出现缺口、且会越来越大。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下,现有的养老模式根本无法持续。 这也是目前日本、欧洲、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面临的社会问题,怎么办?延迟退休、增加工作时间啊。 于是我们看到,在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地,很多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仍在工作,因为凭他们领取的那些养老金根本无法维持生活。现在的年轻人面对城市里的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不免发发牢骚:自己就是一棵韭菜、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干脆不婚不育、以免自己的子女再继续被收割。不如趁着自己年轻多享受生活,顺便多存些钱以备养老。 如果绝大多人都是这个想法,估计苦的是一整代人。 老年人需要年轻人缴的养老金、提供的生活护理服务。可如果年轻人变少,不仅养老金严重不够、且服务价格会非常高,现在的年轻人凭借那点储蓄能购买得起吗?当下的年轻人感觉被收割,可当自己成了老年人、新一代的年轻人就甘愿被收割吗?结果就是新一代的年轻人更不愿意工作…工作就要交税、还不是把财富转移给了老年人?!同样不婚不育,加剧新一轮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日本、台湾等地区腐文化、宅文化、小确幸的根源。不是政府不想养老,而是政府做不到!因为很多人不在那个位置、体会不到,所以也只能发发牢骚…谁当领导都一样。 延迟退休看似违背民意,但不得不做、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04 房产税一定会来 房产税是一个敏感话题,牵涉到上千万人的利益…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在城里有房,理所当然的也就成了楼市的既得利益者。可这个话题,如同女人的大姨妈一样、总是周期性的来一回。近日,财政部、人大常委、住建部和税务总局四部门在京开会,听取房地产税改革试点的工作意见…… 是试点、不再是研究 ,说明房产税已经在路上。有些人说房产税之所以一再推迟,是因为有些官员持有大量房产、且远超自己的收入水平,害怕反腐被抓。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是所处的城镇化阶段。 过去二十余年,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对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功劳最大,没有之一。房地产牵涉到上下游近百个行业,哪一个不是实体经济?每到经济困难、需要刺激时,总是房地产在做中流砥柱。可今非昔比。据人口七普数据,目前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63.89%、比2010年的49.68%提高了14.21%,实际上已进入了城镇化的后期。在城镇化的前期,通过发展地产、大量盖房从而带动实体经济,地方政府也通过卖地收入而不断的改善地方基础设施和完善市政市貌,所以会鼓励人们多贷款、高杠杆、多买房…这些背负巨额债务的房奴们,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这个阶段如果收房产税,那就是打击楼市么!还怎么支持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可到了城镇化后期则不一样,当楼市进入二手房市场时、房地产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急剧减少,贷款、买房、楼市更多的是存量财富的转移再分配,政府也很难从其中得到多少好处。 以前可以通过卖地获得收入,之后则只能在存量房产上打主意……当然也就得收房产税了,毕竟政府的各项支出刚性啊。 人口问题太宏大,而我们都是生活在小周期里的普通人,也许严峻的人口只是杞人忧天,就像当年的马尔萨斯陷阱被化肥轻松破解、能源危机正在风能/核能/太阳能破解一样,车到山前自有路、走一步看一步。最后说句鸡汤,也缓解一下焦虑: 与其忧虑未来、过度的长远规划,不如活好当下!
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就把我们设为 “星标” 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金融五道口近期好文
拜登突然动手了!中国应如何应对? 2021年,不建议购买这家万亿房企的任何楼盘
无论您有多忙,请花1秒钟时间把它放到你的圈子里! 可能您的朋友也需要!谢谢!
版权说明: 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酬,谢谢!投稿邮箱:fivecrossing@126.com
致读者 :由于“你懂的”的各种不确定性,《金融五道口》经常被动失联,无法更新内容。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们的备联号——金融纵横谈(ID:finance515)。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纵横谈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楼市观潮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金融榜公众号
感谢您对“金融纵横谈”的关注
我们的用心
只为您的投资更轻松
更多精彩金融资讯,尽在金融纵横谈
申请方法:加群主微信(lidai5189)
/商务合作,QQ:307299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