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速立案,零容忍、绝不姑息!证监会彻查涉操纵中源家居等账户,资本江湖将掀巨浪?
图:图虫
5月16日,证监会表示,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有相关方涉嫌合谋实施不法行为等问题,根据交易所核查情况,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利通电子、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
(新闻回顾:100万封口费?四季酒店的一次摔杯后,18家老板要失眠了)
下一步,证监会将重拳打击肆意妄为、逃避监管的各类操纵市场行为, 对于上市公司及实控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关机构和个人从事或参与的,证监会将会同公安机关依法彻查严处,绝不姑息。 有关案件查处进展,证监会将及时予以公布。
证监会欢迎市场各方特别是了解情况、掌握证据的人士,通过常规渠道举报证券期货重大违法犯罪线索,共同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秩序。
从事件发酵以来,证监会5月14日、16日的两次回应,速度反应之快,体现了证监会对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密切关注,也体现了证监会对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案件的零容忍打击力度,相信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涉嫌其中违法违规者将受到严惩。
证监会立案调查
涉嫌操纵中源家居的相关账户
近日,私募大佬叶飞在微博上发文称,中源家居市值管理找的盘方蒲某迪向他提供上市公司200名股东名册等资料,提出锁仓代持,并许诺股价拉升30%,让他的下家公募基金和券商资管购买公司股票。下家3月31日1500万元买入后,股价不断下跌使其出现较大损失,随后盘方赖账不付尾款。
证监会5月14日表示,对此证监会高度重视。 5月13日,上交所即启动排查相关账户,并于当日下午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进行自查,并如实披露相关情况。证监会派出机构已约谈公司及相关各方,并启动核查程序。
5月16日,证监会表示依法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中源家居等股票行为立案调查。
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零容忍”工作方针,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打击包括恶性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在内的各类重大违法行为,持续净化市场生态。针对近期媒体报道有相关方涉嫌合谋实施不法行为等问题,根据交易所核查情况,证监会决定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利通电子、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
证监会表示,操纵市场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必须坚决铲除这类市场“毒瘤”。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持股、资金、信息、技术优势,多方合谋实施操纵的案件仍时有发生。
证监会将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列为稽查执法打击的重点, 2020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对65起涉嫌操纵市场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 ,王某操纵“恺英网络”、吴某模操纵“凯瑞德”等一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恶性操纵市场行为得到严肃查处。
下一步,证监会将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要求,对恶性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零容忍”态度,重拳打击肆意妄为、逃避监管的各类操纵市场行为,对于上市公司及实控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等相关机构和个人从事或参与的,证监会将会同公安机关依法彻查严处,绝不姑息。有关案件查处进展,证监会将及时予以公布。
证监会表示,欢迎市场各方特别是了解情况、掌握证据的人士,通过常规渠道举报证券期货重大违法犯罪线索,共同维护资本市场良好秩序。
多家上市公司牵涉其中
除了中源家居,叶飞还爆料了其他多家上市公司,涉及昊志机电、隆基机械、维信诺等, 上述公司相继公告称,收到交易所关注函。 关注函均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与第三方合谋和单独操纵公司股价、坐庄等情形。爆料涉及的另一家上市公司东方时尚则公告称,未曾开展市值管理事宜。
不仅如此,叶飞还在持续爆料,并表示“他有几百G的料,估计40天爆完,看了一下材料,计划爆料18家上市公司,只多不少!”
5月13日,昔日私募冠军倚天投资叶飞的爆料在网上刷屏。他是通过其微博“叶飞私募冠军直说”自曝基金接盘“黑幕”的,声称上市公司中源家居“市值管理”合作盘方赖账不付尾款,而由其联系充当“接盘侠”的公募基金则因股价暴跌蒙受损失。
对此,13日晚间,中源家居就该传闻发布公告逐条澄清,称公司从未委托盘方开展“市值管理”,与叶飞及所谓盘方人士也并不相识。
目前,叶飞还在不断发微博,吸引大批投资者围观。不过, 他的爆料目前仍是一面之词,上市公司予以否认,监管层面还在调查中。
叶飞“讨债”掀起巨浪
前阳光私募基金经理冠军叶飞依靠单枪匹马,仿佛掀起资本江湖的一场腥风血雨,使“市值管理”的利益链条从灰色地带走向明晰化。
“原本以为随着注册制的到来,‘庄股时代’越来越远,但市场仍有‘黑庄’存在,打着市值管理的旗号,甚至连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也不排除参与其中的可能。”谈及叶飞对于中源家居“市值管理”的爆料,总部位于北京的某大型投行人士王灿(化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在王灿看来,叶飞隔空喊话“讨债”的本质,表面是作为中间人与盘方之间的利益纠纷,实际上折射出部分A股公司“伪市值管理”黑洞。 穿梭其间的,既有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方,盘方、中间人、基金、券商资管等多方的利益纠葛,更可能有不为人知的灰色地带。
比如,为何公募也调仓转战小盘股市值管理?期间会否穿插股票操纵和内幕交易?这一模式还会牵出多少公司主体?指向股价的市值管理操盘模式究竟又是怎样的?系列疑问有待揭开。
中国市场学会委员付立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资本市场的滥用和不规范操作,正在使市值管理出现“污名化”趋势。“市值管理作为双刃剑型工具,一方面需要防止短期化、过激化和泡沫化,另一方面也有待正本清源,防止失序。”
- 拆解操盘模式
据“e公司”,王灿分析,一种可能的市值管理流程模式是, 先由中介跟股东方谈好出资金额、收益分成等安排,随后资金方买入股票锁仓。 锁仓的目的是减少流通筹码,以便减少股价拉升时的抛压盘,减小资方后期对股价运作的阻力,最终实现股东的套现和收益的分成。
另有分析指出,卷入风波的上市公司普遍质地一般,市值偏小,流动性较差,此类标的通常并不能进入公私募等机构的核心股票池中。不过 公募基金建仓这样的股票,往往会衍生出风控和违规问题。因此,不排除灰色交易的可能。 ”
有资深人士猜测,不排除部分股东参与的可能。华南地区某私募人士认为存在如下可能:
上市公司大股东运用信息优势,利用“马甲”进行隔离、低位建仓,伴随利好高位出货。不巧的是,赶上了A股大势调整,尤其是不少小盘股遭到市场抛弃,没法彻底把货卖掉。于是引入公募等资方把货接走,同时获得相应收益分成。
叶飞在流程中所扮演的更像是“掮客”角色。按照叶飞的爆料,申万宏源某营业部人士是他的上家,找到他希望能够帮忙联系资金方进场拉升股价,约定资金方1000万可以获得65万元的好处费,叶飞作为中间人的好处费是5万元。而叶飞的下家则是原恒泰证券人士。不过最终中间人只给了叶飞10万元,并没有给尾款,且这笔钱直接给了下家。
前述私募人士认为,从结果来看,在流动性掣肘下,接盘方不仅分成没能兑现,而且还出现了“马甲”继续砸盘的情况,这倒逼叶飞和公募把甲方股东拖下水。
对于这种市场猜测,王灿分析,“从以往来看,打着市值管理旗号坐庄操纵市场的情况确实存在,但随着监管越来越严格,如今已经收敛很多,互撕的情况就更为少见。即便最终资方、上市公司、股东方等出现了一定利益牵扯,也通常会私下解决,不会曝光于光天化日。大家更像利益共同体。”
王灿担心,如果叶飞掀起的“市值管理事件”再继续下去, 不排除会牵出一些“黑天鹅” 。比如,会否对基金赎回带来压力?
王灿认为,孰是孰非,还要看监管方和机关部门如何认定。“按照逻辑,倘若果真涉及到的诽谤事宜,应由公安机关处理; 而关于叶飞在网上举报的内容倘若为真,则大概率会由证监部门处理。 彼此之间既有分工,也会存在联动与合作。”
如今,最新消息显示,证监会已经出售彻查,估计真相很快会水落石出。
来源:金融投资 (ID:hjy3456)综合自中国证监会、证券时报、e公司 (本文不代表金融投资立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