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集团毛利连续4年下滑,“以价换量”增收不增利
2020年,“以价换量”的远洋集团压线完成销售目标,不过远洋系仍然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撰文 / 廖凯
编辑 / 卢泳志
4月25日,远洋集团披露了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远洋控股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洋控股”)的2020年财务数据,远洋控股去年实现营销微幅增长,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
数据显示, 远洋控股2020年营业额为464.09亿港元,同比2019年增长0.62%;净利润为33.62亿港元,同比2019年减少33.78% ,出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据了解,由于远洋控股在去年取得旗下一家同系附属公司的控制权,进行了业务合并,因此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重述。
天眼查显示,远洋控股曾用名为远洋地产有限公司,涉及远洋集团多个房产项目。在业务合并下,远洋控股业绩财务表现状况不尽人意,也侧面反映出远洋集团去年表现情况。
01 回归主业,跌出TOP30
图片来源:远洋集团官网
远洋集团成立于1993年,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房地产市场的房企,早期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市场。此后便开始全国化布局,2007年就已经在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落子。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逐渐加强,远洋集团前几年一直在强调去地产化。 2016年更是将“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更名为“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即远洋集团)”,开始进行多元化战略。
然而进行多元化转型的远洋集团,在尝试部分业务后,开始进行回撤。据了解,在多元化转型中,远洋集团曾向养老、长租公寓、物流、智能化和大数据这五个方向进行发力。不过在2019年上半年时,就将养老、长租公寓等多元化业务进行剥离。
提出转型多元化后,远洋集团销售额还能实现大幅增长。 2017年销售额达到705.6亿元,同比增长40%,2018年突破至1095亿元,同比增长55%。
不过在转型遭遇坎坷时,远洋集团的主营业务发展也开始变得疲软。 进入到2019年,远洋集团销售额为1300.30亿元,同比仅增长约19%,增速较之前大幅下滑,最终也未完成当年制定的1400亿元的销售目标。
去年遭受疫情开局的远洋集团,主动放缓目标,将目标制定在1300亿元,最后取得 1310.4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1% ,几乎属于压线完成。
在遭受2019年的不利之后,远洋集团去年已经从战略多元化发展转为聚焦主业房地产,虽说遭受疫情,但是在同行之中,远洋集团的回归表现同样显得差强人意。
据今年1月初克而瑞统计的2020年房企销售榜单显示, 销售额几乎停止增长的远洋集团销售排名跌至第36名,较2019年下滑了11名。
进入2021年,远洋集团表示,将持续聚焦主营业务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此外,远洋集团还将今年目标定位1500亿元,较去年目标增长14%。
最新数据显示, 远洋集团今年一季度销售额达到210.4亿元,同比增长36%,3月单月实现11.2亿元销售额 。
按照此规模速度增长,如果能够继续保持,回归主业的远洋集团,今年目标完成度并不大。
02 “以价换量”,毛利率持续下降
去年以来,“三道红线”的出台引起房企普遍焦虑,降负债成为诸多房企的诉求。近几年地产业务表现疲软的远洋集团,“三道红线”表现较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小幅下降。
数据显示, 远洋集团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降至69% ,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净负债率为55% , 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现金短债比为1.68 ,整体债务情况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远洋集团的盈利能力表现却持续下降,需要得到重视。财报显示, 去年回归主业后,远洋集团毛利率继续下降至19%,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跌破20% 。
远洋集团此前2017年至2019年毛利率则分别为24.52%、20%、20.07%,由此来看,公司连续四年出现下降,经营问题隐现。
风云地产界(微信公号:fydcj888)比较发现,远洋集团的毛利率水平,在同行之中表现明显拖了后腿。
克而瑞数据统计, 去年上半年179家样本房企中,整体的毛利率中位数为31.3% ,相差达到10个百分点。
关于远洋集团毛利率的持续下滑,亿翰智库则表示,可能跟前几年进入较多新城市有关,随着企业拿地成本上升,但是商品房销售均价却下降,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
据远洋集团披露的销售简报数据, 去年12月的销售均价为16000元/平米,较去年同期下降26%,全年销售均价为18600元/㎡,较去年同期下降9% 。
由此不难看出,远洋集团出现了“以价换量”的行为,年底表现尤为明显。
2021年,宣布发力投资,回归主业的远洋集团,当下的盈利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如今重新选择回归地产主业后,面临新出现的“三道红线”问题,同样也需要注意。
远洋集团对风云地产界(微信公号:fydcj888)表示,毛利率变化由于地方限价政策的实际价格下调,以及公司正在对非重点区域项目快速出清,所以受到影响。未来会随着“南移西拓”结构调整和深圳旧改改善毛利率水平。
至于“三道红线”,远洋集团认为公司去年平均融资成本为5.1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并且“三道红线”没有踩线,为远洋持续低成本扩张提供了条件。
对于回归主业的远洋集团,今年的经营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
对文章有意见和建议或者爆料,请联系 fydc@yemamed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