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县城逆袭的顶级样本
原创:真叫卢俊团队来源: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文章已获授权
互联网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此,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被带火的是哪个城市,会被围观的人,以何种方式送上热搜
最近取代义乌,成为流量网红县城的,无疑就是它了: 宇宙曹县
网上关于曹县的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各种短视频播放量也有4.8亿了,同时火的还有一些“曹言曹语”,成为段子手们最喜欢玩儿的梗
比如什么北上广曹、曹一环、曹外滩、曹县工资3000比特币、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
虽然有些梗确实带有夸张成分在,但曹县能发展到今天这幅模样,绝对是有章可循的
且脉络非常清晰,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捋一捋
曹县,简直像一家顶级创业公司的教科书级别版本
大部分好的企业都要做到的一点 就是懂得结合自身优势,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延长产业链
也就是说,你得有自己的竞争壁垒,首先要搞懂自己擅长做什么,别人做不了的,搞清楚自己的优势领域在哪里,才能形成 护城河
曹县怎么做的,什么又是曹县的护城河呢?
都知道有曹县有一个产业,泡桐树,可以生产出桐木
但很多人不知道曹县还有一个非遗技术叫做曹县木雕,这是一门曹县从明清时代就延续到现在的手艺
曹县就是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发现桐木产品因为很轻,价值极低,并且还易燃
基于日本独特的殡葬文化,他们的逝者要和棺材一起火化,曹县的泡桐木和木雕两种优势一结合
可以在一个市场得到价值的极大放大,那就是: 日本殡葬行业 日本老龄化不仅高企不下,且日本人对于棺木工艺要求奇高,一口卖给日本人的棺材,价格可以到3000元左右,妥妥的超高净利润
在一部日本纪录片里,曹县人们这样大声呼吁:“希望日本人都来买我们曹县做的棺材哦!”
曹县现在木质棺材出口日本,垄断日本近 90% 的棺材市场,有位曹县的棺材公司经理说,他们公司最高峰的时候,每个月出口3万多副棺材,现在曹县的棺木产业已经十分完善,且专业化
做日本棺材要配有小天窗,可以供亲友瞻仰仪容,如果是欧洲棺材,则要刷油漆,头大脚小
如今的曹县,已经从单一的棺木出口,不断拓宽品类,发展成为囊括全殡葬用品的产业集群,同时懂得利用线上渠道,帮忙销售
不仅是棺材,还有木质的神龛排位,曹县还出口美国百分之80%以上的木质国旗
比起卖原木,或者木质家具都要赚很多,曹县不仅仅承包木质生产,木质加工,还进而结合这两大优势,标准化操作
这就是曹县以木质加工,延长产业链,进入细分市场的经典案例,在一片蓝海的时候快速进入,这不妥妥就是一家顶级的创业公司吗
可怕的是,曹县的每一次创业都成功了
曹县另一个产业,演出服装产业能够走出来,同样是依托原有的优势产业,牢牢抓住了细分市场
曹县刚开始只做传统演出服,据统计,2019年,曹县大集镇已有1.6万余家网店,表演服加工企业近2000家全年演出服超过60亿,占这个行业电商销售额的70%,全镇80%的村民都在从事演出服饰加工和上下游行业
但是曹县人发现, 只做一个品类,很容易看到天花板,要不断的生产新产品,只有不断地细分才有市场 ,才能让盈利结构更加完善,收入来源更丰富, 同样也是做好公司的固定操作
还是那个思路,到底哪里还有演出服产业细分市场,曹县在演出服的基础上,瞄准了, 汉服市场
近年来,随着国潮国货的全面崛起,喜好汉服、cosplay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汉服市场大火
曹县也是一马当先,现在淘宝有接近一半的汉服爆款来自于山东,而绝大部分来自于曹县
截止到2020年底,曹县约有汉服和上下游产业2000多家,而这2000多家,原来基本都是做演出服的,创造出 19亿元 的销售额,占曹县整个电商销售额的10%
到了2021年,曹县的汉服产业链商家已经超过2000家,原创汉服加工企业超过600家,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30%以上
并且广州,杭州的汉服普遍比较贵,而曹县做的差异化,以低端汉服为主,一件小几百块钱,抓住了下沉市场的用户
曹县人发现汉服本质意义上,也类似一种演出服,开始进入汉服市场,到现在还有专门做 学位服、工作服 等等品类的服装 再来总结一下曹县的发展逻辑,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主要优势,比如木雕技术、木材原材料、服装生产
然后看到这些行业里面的新机会 ,主攻细分市场,挖掘新的消费需求,抓住新蓝海,迅速进入… 一家顶级创业公司的操作,也不过如此吧
所以,你还觉得曹县的火,只是因为在玩梗儿吗 我们用数据说话:十年前,曹县是山东曾经最有名的贫困县之一,人均GDP一度曾经排名山东倒数第二
后来从做汉服和棺材生意,抓住电商机遇, 新的细分市场和新的平台,带来了的新的增长点,这些不为人知的产业,都让曹县摆脱了贫穷, 完成了贫困县到百强淘宝县的逆袭
2020年,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3亿元,逆袭成为全市第一,十年增长4倍,人均GDP为3.26万元,商品出口额82亿元,全菏泽排名第一 电商带动这个县城超过20万人就业,2万人脱贫,12个省级贫困村发展为淘宝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不论是宇宙曹县的调侃也好,中国棺材第一县的曹县人民的钱袋子是实打实的变厚实了 在2020年,阿里巴巴发布的淘宝百强县名单中,曹县以17个淘宝镇,151个淘宝村的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义乌
当然,义乌依托浙江,浓厚的营商历史和良好地理位置,但是要知道曹县曾经是一个完全靠农耕发展,人均收入水平很低,甚至需要扶贫的县城,变成现在的中国淘宝第二大聚集地,有多不容易
其中,最厉害的要数全民电商的丁楼村,在2018年靠电商实现了人均超10万元创举
这一次真的是配得上“曹北上广”了
中国的宝藏县城,不止曹县一个
我们今天看到的曹县就像很多十几年前的一个个浙江县城
前阵子,我去过义乌,浙江省金华市的一个县城,房价可以到5万,那里同样有一个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这两年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淘宝电商村
当时我就发现一个现象,大部分能够起来的县域经济,其实最后都是差不多一样的道理 义乌从鸡毛换糖开始,到后来的小商品市场,和现在的直播带货村, 其实就是一条非常清晰的公司发展脉络,从单一的销售,到生产上下游产业,最后渠道线上化 如果你去梳理中国很多县城,他们的贸易发展,似乎都是同样的逻辑,看完之后,你会觉得真的很神奇
那些闷声发大财的县城,其实就像是开一家公司,各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
比如,全国65% 的羽毛球来自于浙江江山市、全国75%的眼镜和镜片来自于江苏丹阳市,售楼处每砸10颗这样的金蛋,就有8颗来自山东水湖村
全国百分之70%的情趣内衣,来自于江苏的灌云县
全球假发出口量的50%来自于河南许昌
对于这样干一行爱一行的县城来说,在不断扩大规模的情况下, 还顺便把这一行的上下游产业都给承包了 比如河南许昌的假发产业,不仅出口世界各地,年出口额高达10亿美元
还雇人来专门收头发, 做假发的内网,大工厂加工制作,物流发往全国和欧美各地
不仅如此,这几年国内的假发市场需求不断上涨,按照现在年轻人熬夜的程度,估计几年后假发市场还要进一步井喷发展
于是河南许昌的假发企业,也在向高端制作,精细化,个性化,甚至专门做非洲人喜欢的假发,男性的假发等等多样化品类
看到了么,县域经济最好的地方就是如此,结合自身特色,做出特点后,一家做,一个村都跟着做,相关的延伸产业链,和相关配套产品也就跟着做起来了 当这种极致的分工出现后,那么县城的经济就不单单只靠天吃饭,靠农业吃饭,靠土地拆迁吃饭,而是牢牢地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们一直在说,县域经济应该如何发展,其实曹县就是最好的样本
它真的很像一家公司一样,极致利用留在县城里的所有闲置资源,各个村镇各个部门,通力协作,紧密结合,齿轮转动,然后高速前进
除了那些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百强县,中国近1500个县城,还在苦苦寻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人民日报评曹县是 有准备的城市 ,用实实在在的实力,换取洋洋洒洒的名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北上广曹虽说是一种调侃,在我眼里实际上是代表着一种希望
真希望这样的曹县,越来越多,越来越火
以上为正文,来自乔不丝
内容已获独家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