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怼了8大新区,一定要远离毫无价值的新区! 一口气怼了8大新区,一定要远离毫无价值的新区!

原创:百夫长
来源:米宅(ID:MizhaiPlus)
文章已获授权

上个月去厦门转了一圈,带来了最一手的信息。

尤其是我最关注的翔安,在售楼盘跟之前调研的楼盘、数据,竟然相差无几,一分钱没涨啊!

融创东南府还在卖,世茂国风长安还在卖,融侨柏樾湾还在卖,虽然也增加了一些新盘,但是翔安竟然3年不涨,没有一点变化。

这3年,翔安新城干什么了?厦门市场怎么样了?

1

翔安,第一是坑惨了开发商。
白衣骑士融创,有钱有颜,绝对是带着一片真心而来。不仅如此,为了表示自己钟爱厦门的诚意,融创还专门纳下一个投名状:
准地王。

对于准地王项目,融创的期望值非常高:

厦门楼面价地王(后期变为准地王)
首个入市的高价地楼盘
厦门后完全自主操盘的第一个楼盘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融创东南府,不知道融侨柏樾湾,甚至很多人只是去过厦门,但是绝对没有去过翔安,我只需要跟你说几个数字就行了。

1、准地王。
融创在翔安拿下的楼面价是37500,融侨在翔安拿下的楼面价是38300。当时四大新区的均价是3万+,岛内的价格也就4万+。 2、2016年。
这两家开发商拿地的时间点,是在2016年,也就是整个全国土拍最疯狂的时候,好巧不巧,他们拿下了当年整个厦门厦门的单价地王。
3、38000。
刚好我查了下现在翔安南部新城的最新价格,不管是融创、融侨、世茂,还是首创、中南、棕榈等新盘,基本上价格都稳定在3万8。
也就是说,在翔安的南部新城,不管是拿地1万的楼面价,还是拿地3万8的楼面价,基本上最终售价都是在3万8左右。
2016年的厦门市场太热了。

4月,同安楼板价高达2.58,当时岛内不到4万。
8月,厦门1天5地王,地王就在翔安,38300。

现在呢,距离拿下地王,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
甚至在这些面世之后,随后的3年时间里,这些项目也是一分钱没涨,简直是把开发商给坑惨了。

2

翔安,第二是坑惨了购房者。
在翔安购买的客户中,大致分为3类,一是地缘,二是刚需,三是投资客。
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逻辑。
因为对于刚需、地缘而言,岛内的房价太贵了,动辄5万以上,稍微好点的二手房都要6万以上,二手房价格非常高、首付比例高,基本上跟刚需、刚改客户无缘。
对于投资客,这个逻辑就更简单了。

岛内价格不是贵吗?岛内不是发展很充分了吗?按照所有新区发展的逻辑,一定要往外围发展,事实上,厦门确实走这样的逻辑,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四大金刚都是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集美,发展速度最快,价格也最坚挺。

但是现实,却给了翔安最狠的一击。
这个可以在下一部分展开讲。
当时融创的开盘价是3万8,但是现在的价格还是3万8,这根本不是没涨,简直就是巨亏,首付至少百十万,3年的月供至少几十万,这还是只是不亏本,要是算上每年正常预期10%的涨幅,亏损就更大了。
这不是亏血,简直就是骨折了。
辛辛苦苦投入的资本,投资也就算了,忍了就忍了,但是对于大量的自住客户而言,到底能换来了什么?

3

第三,翔安自己坑了自己。
你说翔安想把这个片区发展好吗?
非常想,但是中间一定要有个过程。
翔安前景众所周知,但翔安成熟速度偏慢,也是市场共识。从基建、配套来看,有一点是可以确定,融创东南府所在的南部新城,是未来整个翔安的核心区域。
我一直以为翔安只有一个南部新城,当初规划的时候,我想了很多:

荒一点没啥,毕竟新区都这样, 没人气没啥,毕竟新区都这样, 没配套没啥,毕竟新区都这样, 没地铁没啥,以后早晚会有的, ……

但是没成想,整个翔安最好的南部新城,现在也没有好到那里去,不仅如此,翔安的逆天操作还不止这些。
就在我网上整理资料的时候,发现翔安的新城数量的不断增加,之前只有一个南部新城,后来扩展到6大新城,现在妥妥的8大新城,就是这张图:

我的天啊。
翔安,何德何能一口气要发展8个新区,要知道,翔安本身资源就非常少,现在要是再加上8大新区,分给8个兄弟的资源就更少了,地铁资源就这么少,教育资源就这么少,购买力就这么多,能来的配套就这么少。
之前集中发展一个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现在一下子要分给8个,你说够吃不够吃,肯定要有新区饿肚子,而且8个新区能够发展出来2个就非常不错了。
而且这8个片区,每一个的劣势都非常大:

东坑湾: 13年定位岛外市级中心,目前还在拆迁、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阶段。
体育会展: 有着体育中心和新会展两大政治任务地标,大部分处于荒地状态。
南部新城: 这是翔安最成熟的新区,但是即使如此,开发进度其实还很低。厦大文教区:只有厦大。 环东火炬 :大量的工业区和工业用地,村落也多。
澳头: 基本是农田和村落,沿海码头滩涂多,距离新机场过近。

最后的结果是,没钱、没规划的翔安,步子太大了,最后坑的还是自己,目前片区正在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

4

今天研究了一下厦门市场。
2011年,厦门房价3-2-1; 2017年,厦门房价8-5-2; 2021年,厦门房价8-6-3。
我说的房价,还都是均价,实际价格都要比这高一点。
我大致研究了一下厦门的市场,这几年,厦门的逻辑大致分为几点:
一个是岛内。 岛内肯定涨啊,资源都是最好的。
一个是学区。 这个部分岛内岛外,集美同安海沧最贵的房子都是学区房,都在4万+。
一个是外环学区。 岛外集美的中海杏林鹭湾,翔安国贸学原,海沧的建发三和,价格明显高于周边楼盘。
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翔安新城既没有岛内的供需失衡,更没有岛内积累几十年的学区,恰恰相反,这里拥有了最天量的供应,还没有极其优质的教育落地,更是愣着头规划了8大新区,到现在为止却一个都没有发展起来。

就像本地人总结的:
之前岛内吃肉、岛外喝汤。
现在却是岛内吃肉,直接连汤都喝了,甚至连锅都给你砸了。
现在直接变成了:
岛内上海滩,岛外重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