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易会满重磅发声:痛批伪市值管理,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证监会将始终对伪市值管理保持“零容忍”态势,对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无论涉及到谁,一经查实,将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来源丨上海证券报社 编辑丨朱茵 摄影 丨史丽
中国证券业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今日在京举行。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会上发表讲话,首次全面、系统地对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阐述。
易会满指出,30年来,证券行业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壮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发展阶段,证券行业必须切实肩负起新责任、新使命,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他在分析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六个必须”、正确把握四方面关系。
“六个必须”包括:必须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聚焦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能力、必须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必须持续强化风控能力和合规意识、必须守正笃实推进证券业文化建设、必须切实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
“四方面关系”包括: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的关系、稳健经营与创新发展的关系、压实责任与明确责任边界的关系、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关系。
易会满还特别针对近期市场关注的“伪市值管理”现象作出回应称,证监会将始终对伪市值管理保持“零容忍”态势,对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无论涉及到谁,一经查实,将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他郑重提醒上市公司及实控人、行业机构,及从业人员,要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远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乱象,珍惜声誉操守,共同维护三公的市场秩序。
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进展
易会满表示,过去四年,证券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行业规模和资本实力稳步增长,市场竞争力和行业形象逐步改善,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首先,证券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能力不断增强。过去四年,证券行业帮助各类企业完成股权融资超过5万亿元、债权融资超15万亿元、并购重组交易超3万亿元,受托管理规模已超过10万亿元。
其次,证券行业合规和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健全。证券机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整体呈现稳健发展势头。2020年末行业风险覆盖率、流动性风险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等风控指标均优于监管标准。
再者,证券行业履行社会责任成效显著。2016年开始,证券行业通过“一司一县”等方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102家证券公司结对帮扶307个国家级贫困县。
最后,证券行业文化建设付诸实践。2019年11月,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提出“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理念,一年多来,全行业已逐步对文化建设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这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提供了新支撑。
提出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六个必须”
“没有高质量发展的投资银行,就没有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易会满指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绝不仅仅是做大规模,更重要的是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在做专、做优、做精、做强上更加努力。
易会满在讲话中全面阐述了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应该做到以下六个“必须”。
必须坚定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
易会满表示,证券行业应该成为新发展理念的践行者、推动者,肩负起优化融资结构、激发经济活力、培育创新动能的历史使命;加大服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力度,推进技术要素证券化,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他着重提出了以下几点: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过程中,要发挥好投资银行的市场和价格导向作用,服务构建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提升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与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开放中建立竞争优势。
进一步发挥财富管理作用,助力增强广大投资者的获得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投资者保护,确保金融安全和有效防范风险。
必须聚焦实体经济提升服务能力
易会满表示,服务实体经济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宗旨本质,也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初心使命。证券行业必须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努力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包括:以落实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围绕实体经济需要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产品工具,着力畅通资本、科技和实体经济的高水平循环;对于重资本业务的发展和创新,要做到看得清、管得住,坚持适度发展;着力聚焦为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增长,提供更高质量、更加精准的金融服务。
必须坚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专业是行业机构安身立命之本。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在‘特色、强项、专长、精品’方面多下功夫。”易会满表示,证券公司应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提升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走出一条精品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行业格局。
他特别提出,注册制改革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必须建立起对发行人质量、发行定价和时机的市场化约束机制。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使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是其中的关键。
易会满指出,应更好发挥投资银行价值发现的作用,行业机构要进一步突出专业能力的核心地位,不断提高专业水平,适应注册制要求,加快从通道化、被动管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型,切实提升保荐、定价、承销等核心能力。
必须持续强化风控能力和合规意识
易会满表示,证券经营机构是风险定价与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自身也容易成为风险集聚地,合规经菅始终是证券公司生存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
他说,行业必须始终把合规风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要健全与自身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架构,建立有效的风控前置程序、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强大的风险管理文化,还要不断完善与注册制相适应的责任体系,形成发行人质量、发行价格等方面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加强技术、资本、流动性、声誉等方面的风险管理。
必须切实提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任何公司行稳致远的微观基础,投资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帮助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自身更要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
易会满表示,近年来,行业存在重市场、轻风控,重项目、轻准入,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个案暴露,内部人控制、“三会一层”虚设、制衡失效等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他指出,行业机构必须把公司治理的落脚点放在端正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上,持续健全法人治理结构,让有效的公司治理成为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厘清股东资质,规范股东行为,做到股东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
证监会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化股东穿透管理,加强对实际控制人的监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全链条问责,发现一起、从严查处一起。
必须守正笃实推进证券业文化建设
易会满表示,行业文化是证券经营机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功”和根基。必须坚持正确发展方向,持续优化行业生态,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纠正过度激励、短期激励等不良风气,把文化建设融入公司治理,推动公司文化与发展战略深度融合。
易会满指出,“十四五”是证券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应当围绕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顶层设计,制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行动方案,推动证券行业发展与国家发展蓝图更加紧密联系、更加深度融合,建设高质量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
行业高质量发展须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易会满指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必须始终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水平。形成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良性生态,要处理好四方面关系:
一是放松管制和加强监管的关系。
易会满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坚持“不干预”理念,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该由机构自己负责的,由机构自主决策;坚持分类监管、差异化监管,扶优限劣,为优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打开空间。
对于行业在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业务功能等方面的呼声,证监会将坚持市场化导向,审慎评估,积极推动。同时,行业机构须牢守底线、诚信经营,提升自我约束能力。对于不崇信守法、破坏市场规则的机构,证监会将坚持“零容忍”,严惩不怠。
易会满特别提出,近期,市场对伪市值管理比较关注,伪市值管理本质是上市公司及实控人与相关机构、个人相互勾结,滥用持股、资金、信息优势,操纵股价、侵害投资者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境内外市场均将其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易会满说,证监会将始终对伪市值管理保持“零容忍”态势,对利益链条上的相关方,无论涉及到谁,一经查实,将从严从快从重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开。
他也郑重提醒上市公司及实控人、行业机构及从业人员,要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远离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乱象,珍惜声誉操守,共同维护三公的市场秩序。
二是稳健经营与创新发展的关系。
易会满表示,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理念,强调“稳”并不代表否定创新,而是要更好地健全创新机制。行业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与合规风控并重,统筹把握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做到“管理有制度、操作有流程、过程能监测、风险可承担”。
他还提出,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守正创新。
三是压实责任与明确责任边界的关系。
易会满指出,在注册制改革的背景下,中介机构特别是证券公司必须深刻认识“看门人”的职责定位,服务好投融资双方:既要强化保荐能力,从源头上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关,确保选出真公司、力争挑出好公司;也要强化定价能力,加强投行业务与“买方研究”的有机结合,倡导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使真正有市场前景的公司融到资。
他还表示,发行上市涉及发行人、保荐承销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多个主体,合理划分彼此责任,也是归位尽责的题中应有之义。证监会将进一步厘清各主体责任边界,努力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机制。
四是行政监管与自律管理的关系。
易会满指出,中证协应继续依托会员自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坚持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差异化定位和协同配合,更好发挥自律管理前瞻性引导、预防性规范的作用,引导行业机构合规展业。
免责声明: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