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2016~2018年,原材料涨价对制造业影响分析 对比2016~2018年,原材料涨价对制造业影响分析

来源:安信证券、智造调查局

安信证券指出,螺纹钢均价从2020年4月初至今涨幅近80%,类似2015年底到2017年底(均价上涨体现在2016-2018年)涨价周期,当时是供给侧改革+国际经济弱复苏+国内基建需求底部回升,累积最大涨幅近160%。

本次背景是新冠疫情后全球经济从衰退走向复苏,不一样的在于国内经济2020Q2开始已经逐渐完成复工复产,站在目前位置,需求端可能没有上一波强劲,但考虑到国内的碳中和政策的出台,供给侧影响程度类似,可将2016-2018年作为本次涨价后续报表表现的参考。

多企业毛利率或将受冲击,但需求旺盛下可削弱成本压力。

复盘2016-2018年行业表现得出几点结论:

1)大多制造业企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均值80%左右),在需求偏弱背景下受原材料上涨的冲击,毛利率走低(例如2016年的混凝土&起重机械、2017-2018年大多子领域);

2)原材料涨价到成本端传导有时滞(2016年电梯&缝纫机械&数控&仪器仪表);

3)下游需求高景气可抵消部分成本上涨压力(2016-2017年的挖掘机、2017-2018年的推土机&混凝土&铲车&桩工机械、高空作业平台);

4)一般企业会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对应原材料涨价压力:

①原材料集中采购;

②增加供应商;

③通过智能化等方式提升产品良率以降低原材料消耗强度,提升原材料周转效率;

④业务向上游延伸;

⑤产品升级提升产品均价;

⑥培养精益思维,最大化资源配置效率减少浪费;

⑦提前备货,抵御原材料价格上涨;

⑧上调部分产品价格。

精细化管理思维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是有效应对手段。

三一重工毛利率在2016-2018年持续提升,受益于依次复苏的业务+数字化转型下人效大幅提升降低人员成本占比。恒立液压毛利率在2016-2018年持续提升,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周期下不断的产品升级(客户结构升级)+铸件自动化提升下制造费用降低叠加资本开支降幅周期下单位产品折旧摊销降低。

原材料涨价周期中,龙头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强、控制材料成本手段多、产业链议价能力强,因此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反而是体现竞争力的好时机。

2016-2018年三一的挖机市占率从2015年的17.7%提升至2018年的23.1%,2016年开启的原材料涨价周期推动三一进行数字化转型,对生产效率提升起到明显推动作用,人均产出从2015年的145.0万提升至2018年的321.1万元,增长121.4%(恒立液压人均产出增长106.9%)。

具体公司的影响分析可以查阅安信证券报告《对比16~18年,原材料涨价对制造业影响几何》

(微信号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代表第一财经和本栏目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关于我第一财经公司与行业 微信号: yicaigshy

《公司与行业》第一财经频道周一至五20:00-21:00首播

每个交易上午10:00,“阳子微言”为您叫醒A股大门

下午17:00,“精选公司”为您深度剖析上市公司基本面

投稿、新闻线索、转载文章版权问题,可电邮 liuzhikang@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