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板块细分赛道梳理
来源:华西证券
军工行业发展重点是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主要体现在飞机、导弹、国防信息化、军用新材料等领域。
预计在实现装备机械化信息化之后,智能化是未来发展重点。情报战、电子战、网络战等诸多“AI算法”将决定战争胜负。高精度制导武器和无人平台成为重点,芯片和算法是关键。
预计主流军工企业将通过“四个转变”实现做大做强:
第一,国产武器装备产销量大幅提高;
第二,装备定价更灵活,体现激励约束机制,刺激企业生产,加快国际接轨;
第三,部分国产优势武器将获得全球竞争力和定价权,中国军火走出去步伐加快;
第四,在军事前沿性战略性颠覆性技术上,可能实现重大突破。
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企业纷纷扩产
导弹:四大因素驱动导弹放量
- 导弹型号进入迭代期 :
现有批量装备的导弹型号定型时间已长,“十三五”期间导弹新型号研制多,不少新型号刚定型或即将定型,“十四五”处于导弹型号的迭代期,旧弹去库存,新弹测试演练需求巨大。
- 武器平台继续放量 :
“十三五”期间,平台装备(飞机、舰船等)上量快,另军费有可观的结余,导弹成为重点投入领域,以期与先进平台装备相匹配,形成战斗力。进入“十四五”,武器平台仍将有较大增量,其中尤其是四代机、航母等,武器平台的上量直接带动配套武器的需求量增加。
- 导弹战略储备需求增加 :
1)导弹在战争中的消耗数量非常大。例如:一次小规模空中进攻,饱和攻击就可发射100-200枚导弹,一次对地的攻击,可发射几百枚巡航导弹展开手术刀式进攻;
2)应急状态起码是正常战备下的5-10倍,关注实际采购动作及产能扩充。
- 实战化训练带来的需求放量 :
1)全军继续加强练兵备战;
- 据《解放军报》相关报道披露,东部战区陆军某旅2018年全旅枪弹、炮弹、导弹消耗分别达到2017年的2.4倍、3.9倍、2.7倍。
军用电子元器件:国防信息化提速与国产化替代共振
武器装备放量,信息化提速,带动上游电子元器件放量。
全国产化要求促使军用电子元器件替代节奏加速。
军用电子元器件技术含量更高,性能明显强于民用电子元器件,更适合民用市场国产替代。
军工电子板块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景气度将长期保持。
以紫光国微为例,紫光国微利润增长的逻辑在于军用半导体供不应求,量价齐升。同时公司依靠民用FPGA与5G安全芯片快速发展打开了估值空间。在进口替代背景下,纯民用的半导体公司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但军用半导体公司转民用的预期尚未体现。经过多年研发,部分军工电子类公司已在技术上对标龙头,在成本上具备市场竞争力。看好拥有核心技术的军工电子公司迎来军品利润增长与民品估值提升的戴维斯双击。受益公司主要包含红外芯片领域的平台型公司大立科技,高端MLCC和射频MLCC领域的鸿远电子等。
空天信息产业: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
北斗产业链方面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我国成为世界第二个拥有全球定位系统的国家。北斗自主发展最大的空间在于下游应用端,如轨道、交通、建筑等。建议关注以军品订单为主的受益公司。
卫星互联网方面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即将拉开帷幕,这将成为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重点。
(微信号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代表第一财经和本栏目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转载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多谢!)
关于我第一财经公司与行业 微信号: yicaigshy
《公司与行业》第一财经频道周一至五20:00-21:00首播
每个交易上午10:00,“阳子微言”为您叫醒A股大门
下午17:00,“精选公司”为您深度剖析上市公司基本面
投稿、新闻线索、转载文章版权问题,可电邮 liuzhikang@yic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