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逝世
根据新华社消息,北京时间5月22日13点07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于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今天上午的朋友圈和各大微信群里,想必大家都见证了有关袁老去世的“谣言”与“辟谣”之间的“反转”,但最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中国最权威的官方媒体均宣布了袁老与世长辞的消息。
于国于民,袁隆平院士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他为首的研究团队,解决了几代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进而也对推动数亿中国人“脱贫”,促进中国经济转向工业化现代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我常听身边生于五十年代的老人说他们小时候要吃上一顿饱饭有多么不易。一个生产队的人没日没夜地照料田地,也收获不了足以解决大家吃饭问题的粮食。吃上一顿饱饭,在那个年代成了很多中国人的“奢望”。
正是袁隆平院士的工作,真正让一代人的“奢望”变成了现实。可以说,每一位吃饱饭的中国人,都应当打心里感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跟很多人一样,一开始得知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时,我感到惊诧不已,毕竟我们经常在网络上刷到的袁爷爷的资料都显示出他“生龙活虎”的一面,怎么这么突然说走就走了呢?后来得知这些“去世”的消息是谣言时,心中不免窃喜,以为老天终究还是不忍心带走这位功勋卓著但现实中又那么和蔼可爱的老人。
但最终,揪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91岁,虽然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都属于长寿,人在这个年纪离世,也往往都被认为是喜事。但我想之于亿万中国人,我们都希望袁老的91岁,还真正只是老爷子生前常说的“90后”,还可以有更多时间与这片土地和人民分享他宝贵的知识经验与人生态度。哪怕什么也不做,袁老的活着,本身就是对亿万国人的一种莫大的激励。
如今,袁老离世。每一位国人,都更应该敬仰和缅怀这位“中华拓荒人”,让“拓荒人”的意志和精神随着我们每日每餐的每一粒米,继续流长。
袁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