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洗牌后,有条赛道再次被机构相中! 大洗牌后,有条赛道再次被机构相中!

为财经人士 倾心打造的投研资讯平台

为您解读最新宏观及政策、分析产业格局及动态,
与君共同见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壮阔奋进时代!——研讯社

从医保控费角度再看医药核心赛道

●●●大●●

在经历一轮估值调整和业绩洗礼之后,医药板块从3月初开始持续反弹,其中生物疫苗、医美、医药外包、民营医院、生长激素、高端医疗器械等对医保控费政策免疫的细分赛道领涨。
医药板块于3月9日企稳后开始反弹,至今医药板块整体涨幅超过20%,跑赢创业板指数。
我们对医药板块各细分领域春节后调整阶段(2月18日-3月9日)和反弹阶段(3月10日至今)市值超过100亿元公司的区间平均涨跌幅进行了统计,发现医药板块内部各细分领域之间的分化较明显,生物疫苗、医美、医药外包、民营医院、生长激素、高端医疗器械等赛道涨幅较大,而这些赛道都有一个共性——免疫医保控费政策。

事实上,我们在去年医保政策刚开始提速的时候就发文《集采提速,医药何去何从?》解读产业链影响,并指出:近年来,国内带量采购政策(集采)陆续出台并落地,集采范围也从化学制药扩展到医疗高值耗材,集采不仅在提速,而且将成为一个常态化的医保政策。而在医保集采的大背景下,只有对集采政策免疫的行业才能享受估值溢价,受到中长线资金的认可。

下文将再次对这些赛道做补充梳理。

医药核心赛道梳理

●●●大●●

第一,生物疫苗:自费品种的二类苗不受医保控费影响,正迎来黄金发展期,新重磅品种陆续上市将推动行业发展。(此处所涉及个股均为案例分享,并非当前买卖推荐)
生物疫苗可分为一类苗和二类苗。相比医保覆盖(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竞争激烈、成长性较弱的传统一类苗,二类苗属于自费品种,具备消费升级属性,不占用医保基金,因而不受医保控费政策影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再加上疫情带来人民健康意识增强,生物疫苗行业总体迎来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尤其是新冠疫苗陆续落地,各国积极推进疫苗接种,但由于产能瓶颈,新冠疫苗总体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将为行业带量新增量。
总的来看,生物疫苗在研发和销售放量比创新药更快,二类苗重磅品种放量将成为疫苗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逻辑。
目前国内主要的二类苗品种渗透率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如13价肺炎疫苗国内7.9%、美国66%,HPV疫苗国内1%、美国63%,流感疫苗国内2%、美国45%,国内还有很大潜力空间,新重磅国产品种陆续上市将有力弥补市场需求缺口。

第二,医美:属于可选消费范畴,受益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近年来受益于轻医美项目普及和新品陆续上市而快速增长。
医疗美容本身属于可选消费,不在医保覆盖内,不存在集采风险,对医保控费政策免疫。
医美产品相较于涂抹类产品,自身效果明显,客户复购率很高,粘性更强,带来更高频次的消费;由于效果“肉眼可见”,医美产品的单价也更高,收入水平的提升带动了高单价产品消费的增长。
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有望于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3115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40%。国内医美行业起步较晚,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2019年仅4%左右,远低于美国17%的水平。
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人口老龄化提升抗皱需求、及对医美认知的普及,医美需求将保持高增速。特别是轻医美项目的推出,相比传统的手术类项目创伤小、更具性价比,将得到消费者的热捧。2021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医美市场。(4月《医美大热,纯正度排排坐!》、《医美核心公司,谁更具爆发潜力?》等文章已经详细梳理医美产业链)

第三,医药外包:受益于医保控费下药企外包需求增加,受益与新药研发与申请加速、海外订单流入等因素,持续高景气。
在医保控费政策背景下,药企的利润空间受到压制,为了节约成本、提升效率,药企会选择把研发、制造等环节外包出去。医药外包行业,作为创新药的“买水人”,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受益于医保控费深入与医药创新推进。
相比创新药研发企业,医药外包本身不承担药品研发失败的风险,却可以分享新药上市后的增长红利,未来发展更具确定性。医药外包企业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于行业自身需求持续增长,受益于新药研发与申请加速、海外订单流入、及国家政策层面推进,国内医药外包行业正处于处于黄金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将维持高增长。
2020年,国内制药市场规模约550亿美元,未来3-5年内有望保持7%左右增速,相比全球5%的增速更快,药物研发支出增速将保持20%左右(高于全球4.5%的增速水平)。制药市场和药物研发投入高增长对应医药外包需求高增长:2020年国内医药外包市场规模为221.2亿美元,未来3-5年内有望保持30%左右的增速,远高于全球10%的增速水平。

第四,民营医院:强消费属性,享受消费升级下市场扩容所带来的红利,前景广阔。
本身具备强消费属性,是偏刚性的自费医疗服务,尤其对眼科、牙科等民营专科医院而言。民营医院行业不仅能免疫医保控费政策,而且能够享受消费升级下市场扩容所带来的红利。
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高,未来医疗服务需求旺盛成为共识,尤其眼科、口腔等方面。国内眼科、口腔等已发展至成熟期,相关专科医院相比公立医院具备较强的获客能力。
目前,国内民营医院整体数量多于公立医院,但诊疗人次数却远少于公立医院,高负荷运作使得公立医院患者体验较差。民营医院诊疗人次数仅占全国医院的14%,与国务院2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民营医院免疫医保控费同时享受人均收入增长红利,正迎来蓬勃发展期。

第五,生长激素:由患者自费支付,70%来自院外市场,高端产品壁垒高,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稳定。
生长激素在人体生长发育中起关键作用,缺乏会导致矮小、骨质疏松、肌肉发育不良、性发育不良等一系列症状。生长激素是类慢病用药,用药时间至少1年,患者粘性较高,本身不属于医保控费范畴,绝大多数都是患者自费支付,70%来自院外销售,和居民实际收入水平紧密相关。此外,生长激素产品壁垒较高,尤其对高端产品而言,大概率不会被国家集采。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是矮小症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重组人生长激素是近20年来治疗矮小症的最重要手段,已成为各国公认治疗矮小症的最有效药物,可适用人群基数庞大。
生长激素自1985年首次上市(美国礼来公司)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全球市场已相对较成熟。但就国内而言,目前生长激素市场远未饱和,渗透率极低(不足2%,相较美国28%的渗透率仍有很大可提升空间),适应症范围可拓展空间大,仍具备广阔发展空间。
2019年国内生长激素市场规模约60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150亿元,年复合增速超过20%。高市场规模增速主要源自生长激素渗透率的提升和患者年用药金额增加。
就行业竞争格局而言,已趋于稳定:长春高新子公司金赛药业连续多年市占率位居第一,2019年市占率达79%;第二名为安科生物2019年国内市占率达12%,扮演重要追赶者的角色。其中;金赛药业拥有粉针、水针和长效水针全剂型产品;安科生物粉针和水针产品已上市,长效剂型报产中。

第六,高端医疗器械:以迈瑞医疗为代表的高端大型器械不受集采影响,将受益于老龄化趋势加速和分级诊疗建设、国产替代等带来的市场扩容,可增长空间较大。
部分医疗器械如冠脉支架、骨科、人工晶状体等属于国家集采范畴,但集采打压的是同质化产品的利润,拥有核心技术、核心竞争优势、壁垒较高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很难被集采,甚至就算集采了,也很难被压价。
此外,大型医疗器械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意味着集采很难通过一个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增加了可进行集采的难度。
国内医疗器械长期增长势头强劲。相比较而言,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目前发展阶段尚处于美国20世纪80-90年代水平。2017年市场容量约4450亿元,预计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5%-20%,2017-2027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增速远超全球。
以迈瑞医疗为代表高端大型医疗器械企业,与国外巨头相比,产品商业化周期短、性价比高;与国内同行相比,研发投入和技术水平领先,将直接受益于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速、分级诊疗建设推进和产品国产替代等带来的市场扩容。目前迈瑞医疗国内市占率仅9%左右,在国内高端医院市场市占率仅4%,参照其成熟单品20%-30%的市占率,未来可增长空间仍可观。 

最新事件预期整理

●●●大●●

A股题材主要依靠事件驱动,有事件驱动的题材很容易被资金青睐,比如4月中旬的上海汽车车展(华为公布了无人驾驶技术),板块连续大涨了三个交易日。 我们今天 整理了 一份“ 最新事件预期表 凡是点了 “在看” 者,点击“进入公众号”,然后在对话框里发送“答案”这两个字, 就会蹦出答案。
注意:再好的逻辑,也得结合大盘涨跌趋势来选择介入跟退出的时机。以上内容仅是基于行业以及公司基本面的静态分析,非无动态买卖指导。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操作请风险自担。
如果您喜欢研讯社的文章,想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原创投研资讯,请点击下面的名片加关注: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点击“在看”,以此鼓励研讯社 继续创作 世道艰难,支持研讯社,就是支持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