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搅黄了!
解读市场/梳理产业/分析公司
坚持做散户的朋友!
你好,我是朱利安。
叶飞带俩美女直播,搅黄了很多事情。
影响所及,券商几乎确定一日游,ST板块本来就在靴子落地的关口,这下子更是触发了踩踏式出货。
两市重回权重风格,指数向上突破,而中小盘股大面积走坏 ,涨跌家数1100:2700。
周末稍早关于短线的预判,很多恐怕都要重新考虑了。
……
今天外面纷传一个貌似被忽略的重磅: 炒小炒差要上紧箍咒了。
「深交所自2021年5月17日开始,每位投资者名下所有账户(含融资融券账户,除特殊类型投资者外)单日累计买入st和*st股票,不得超过50万股。」
以后游资带着炒退市炒摘帽炒题材,理论上更难了。
其实这条规定早已出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20年12月修订)》4.5.4条当中,目的就是和上交所规定取得一致。
不过去年12月相关通知当中也有这一句:“第4.5.4条关于风险警示股票单日买入数量限制的规定暂缓实施,具体实施时间由本所另行通知。”
而且我目前没见到任何官方渠道有5月17日开始实施这项的通知,见到的同学麻烦告诉我。
我看了一下,深市目前有交易的风险警示股票共126只,按上周五的成交量(今天大幅走弱,量能萎缩,不能算数),大约一半的个股单日交易不到1000万股。
也就是说按新规,过半的披星戴帽股票,单只公司只要20位投资者可以覆盖。
多搞点人头户,似乎不太难适应新规。
消息有待证实,且实质意义不是特别大。
不过,由此也可以感觉到风声鹤唳。
短期来说,一些中小盘股无辜不受待见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
……
今天 国家统计局发布多个重要数据 ,主要分消费和工业,两者强弱仍有显著分化。
其中包含的信息可能对后市轮动的研判有重大影响,所以我觉得不妨耐心看完哈~
【消费:有所走弱。】
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总额 ,2021年4月为3.32万亿元,同比增长17.7%,增速比3月下降16.5个百分点。剔除基数效应, 看两年复合增速为4.3%,较3月份下滑2个百分点。
环比来看,4月份原本是消费淡季,往年会较3月下降3%左右,但 今年4月环比下降了6.6%。
分项消费看,纺织服装类零售额去年同期太惨,所以今年4月同比增速仍处于历史较高位置,但它和多数细分项一样, 两年复合增速均有所下滑 ,只有 烟酒、金银珠宝和家具这三项实现两年复合增长。
唯一可喜的是,对比4月清明节和5月劳动节的旅游收入,前者只恢复到疫情前的56.7%,后者可比的旅游收入已经恢复到了疫情前的77%。
疫情的节奏决定消费的复苏。 根据以色列经验,全体免疫前即有望带动服务业消费复苏,美国群体免疫可能在三季度初,服务消费改善时点也将有所提前。
我国今天已经宣布新冠疫苗接种突破4亿剂次,近来由于各地疫情消息再起,整个疫苗接种节奏有所加速:
今年上半年计划为总人口的40%(约5.6亿人)接种新冠疫苗, 最迟到到明年初应该能达到9-10亿人 (实际接种率达到77.6%的人群免疫屏障标准), 也就是国际认定的全民免疫。
所以往后看,整体消费仍处于修复趋势之中,4月份姑且先看作季节性回落。
还需要关注近期国内疫情的发展以及可能对消费修复进程形成的扰动。
【工业:生产维持强势。】
中国4月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9.8%,比3月下降4.3个百分点,不过 计算两年平均增长,4月为6.8%,倒是比3月强得多。
上个月的工业生产,计算两年平均增长是明显走弱,一来是当下的因素,比如高产能利用率制约产出空间、部分地区推行环保限产政策等等,二来也是2019年的3月高基数、4月低基数。
如果忽略基数扰动,那么今年至今的工业生产整体还是比较强的。
问题是未来怎么样?要回答这个问题,要看 工业生产的需求端趋势,主要来自房地产投资和出口。
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10.3%,较3月上行。 数据表现非常强势 ,但开工、竣工的两年平均同比分别回落5.4%、6%,土地购置面积两年平均下降1.9%,土地购置费下降0.2%, 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前瞻指标均明显收缩。
考虑到前瞻指标的回落,以及地产融资、销售的严监管格局延续, 预计年内地产投资可能将逐渐放缓。
出口,4月也很强, 按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4月32.3%较3月30.7%小幅改善; 两年复合增速,4月16.7%大幅高于3月10.3%的水平,是去年底以外的最高值 ;
季节性来看,2016-2019年历年的4月出口环比均值4.7%,去年因为疫情后的趋势性回升,4月环比也仅为8.1%,而今年4月 环比增速达到9.5% (仅次于2018年,当时因为关税加征出现提前出口);
横向对比看,越南4月两年复合增速从14%降至12%,韩国从3.5%降至2.4%,一定程度上边际放缓,但我国仍逆势加速。
不过 出口也有隐忧 ,一来看出口的目的地结构, 4月大幅改善主要来自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地区 ,对印度的两年复合增速也大幅从7%上升至21%,可能与上述地区疫情反复带来的生产受阻、防疫物资需求上升有关,这个属于阶段性逻辑。
二来 美国居民补贴过剩 ,导致4月 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大幅不及预期 ,失业率不降反升,这制约了供应链修复节奏,但也属于阶段性逻辑。
目前来看,国内经济增长依然不平衡,虽然工业生产的热度短期还能够维持,但最重要的经济基本面边际变量仍然是我们自身的消费和服务业。
后面消费复苏的风险在于,近期局部散发疫情对出行消费带来负面影响。
也恰恰在经济修复不均衡的背景下,央妈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大幅收紧的可能性较低。
所以 流动性暂时无忧 ,银行间资金甚至出现了超预期宽松的情形。
这也为了小坤坤们心水的消费股、高估值、大盘股等回归提供了底层逻辑:
一是,当下资金宽松,二是,未来工业和消费的复苏天平将向后者倾斜。
何况经过前面三个月的调整, 大小票的估值差距已经缩小 。
资金供给方面,近两周权益类基金发行有所回暖,未来两周新发权益类基金数量明显增加。
陆股通 连续5周净买入,买什么? 净流入 食品饮料、银行(招平为主)、农林牧渔、建材、休闲服务等消费板块 ,净流出电子、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等中游制造业板块。
再加上叶飞适时搞事,中小盘股明显又不受待见了,据传机构风控对开仓对象市值要求设置了更严格的控制手段。
结论:新一轮抱团可能正在路上。
虽说涨多了未来一定要还,今朝有酒今朝醉嘛~
市场短期重回抱团风格,抓紧听听全新上线, 业内高人献声主讲 的 “新能源时代.淘金汽车股” ,带你用最完整的视角,掌握新能车这个 未来十年确定性的景气行业 投资秘诀,戳 阅读原文 免费试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