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留少年时,总有少年来:2021年,组建自己的VC基金
来源 | 中基富海(ID:FOF_weekly)作者 | 余周婧淳尽管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全球VC投资仍逆流而上,2020年VC投资总额达3130亿美元,同比增长7%;募资规模则达1112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高。对于想在2021年成立自己的VC基金的有志者而言,6件事需要提前思虑清楚。VC可能曾经是排他的、神秘的,但2021年可能是VC对企业和投资者都更加开放和公平的一年。
5月7日,2021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Global Venture Capital Conference)在青岛启幕。会上,《全球创投风投行业白皮书(2021)》正式发布。白皮书显示,尽管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全球VC投资仍逆流而上, 2020年VC投资总额达3130亿美元,同比增长7%;募资规模则达1112亿美元,为历史上第二高。 结合2021年1月和2月的全球VC投资总额来看,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的喜人势头已经延续到了2021年。
中国凭借优秀的防疫措施快速控制了疫情,率先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危机客观上为中国带来了难得的“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在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排名中,中国企业数量和估值均居世界第一,分别为217家和9376.9亿美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榜首。在募资上,虽然人民币基金依旧处于寒冬,但关注亚洲市场的美元基金已迎来募资热潮, 不少一线GP都在募资中发出一个鲜明的信号:美元LP投资中国更积极了。 2020年官宣募集成功的外币基金至少涉及20支,规模超320亿美元(2000亿人民币),多个百亿级新基金诞生,主要以美元基金为主。
截至2020年底,中基协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为24561家,已备案私募基金196852万支,管理基金规模15.97万亿元。其中VC基金10398支,管理规模1.6万亿元。2020年VC机构新完成募集的基金数量为757支,募资总金额为2414.35亿元,较2019年上升了48.2%。
反求诸己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全世界都想做风投人。但是,如今VC机构要想搭建最佳投资组合,不能仅仅只靠资金,而要想获得一线机构LP的支持,也需要更大的影响力。对于想在2021年成立自己的VC基金的有志者而言,以下是一份来自TechCrunch的很有含金量的自评清单:
1. 做一件正确的事
投资初创公司不仅仅是为了赚钱。VC选择的初创公司将成为未来行业领导者,善与恶就在VC的一念之间。如果你纯粹只想搞钱,你可能不会走得太远。寻找最伟大的企业意味着要超越资本,要着眼于企业愿景的持久性、企业对社会的现实影响以及消费者对企业的爱与恨。
站在大多数初创公司创始人的立场上,他们倾注心血、汗水甚至是热泪去建立一个企业,不仅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对世界产生影响,打造符合他们心中愿景使命的产品。所以,希望吸引最优秀创始人的VC机构,也需要以同样的方式思考自己基金的愿景和使命。
尽管VC机构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动作缓慢,但有迹象表明,时代正在发生变化。根据麦肯锡2021年4月发布的《私募市场年度回顾》,与ESG相关的风险资本每年增长近30%,专注于可持续性或ESG主题的基金相应增加。在过去的五年里,各种各样的新基金着眼于气候变化和清洁技术,或者投资和支持多元化和少数族裔的创始人。
2. 在企业股权构成表里成为有价值的投资方
VC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赛道也越来越集中, 这意味着仅仅提供大笔资金并不能让你吸引到最好的初创公司。 创业者追求的是价值而非数量,他们通常更想要的是使命一致、相互联系、增值服务和行业专业知识,而不是一张可以狮子大开口的空白支票。
记住,现在是顶尖创始人挑VC的时代,而不是VC挑顶尖创始人的时代。要让他们相信你是合适的人选,你需要在同一行业有一个可靠的业绩记录(或其他行业可迁移运用的经验)和可靠人士的背书推荐。你还需要一个坚定的价值主张或细分赛道,使你有别于其他基金。例如,Untapped Capital投资于“意料之外”和“缺乏人脉”的创始人,而R42 Group则投资于AI和医疗健康赛道的企业。
如果你认为现在的自己在为创始人提供价值方面还比较欠缺,那么你至少应该花点时间表明自己到底是谁。也就是说:作为一名基金经理,你希望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你对投资组合公司有什么样的愿景,以及你如何帮助他们实现这些目标。
3. 拥有一样秘密武器
作为一个没有历史数据的新机构,LP自然会谨慎投资你的基金。所以,你必须建立一个品牌,讲述你的故事,论证机构的声誉。
回到基本点,准确指出你的优势所在。如果你找不到灵感,可以参考这样的模板:“我可以达成最好的投资交易,因为我有……”,或者“通过……,我帮助投资组合公司成长”。在这个阶段,资管规模不是你的竞争优势,不谈这个才能帮你树立优势,让LP把注意力放在你独特、可信、相关的东西上。
拥有大量的战略性人脉、丰富的行业经验或成功退出的背景可能是你的秘密武器。再进一步的话,你要针对自己的优势制定一个包含地域、投资阶段、赛道的投资策略。针对自己的优势列出一个清单,选择前三名,然后详细说明如何通过你的人际网络和专业知识来拓展优势。与朋友、家人或其他企业家交谈,询问哪一个最吸引人,达成普遍共识的内容就可以写进投资策略当中。
4. 形成坚实的人脉网络
你认识什么样的人,和你读过什么样的书一样重要,最强的VC往往就处于信息流和人流的交汇点。你的人际网络向创始人表明,你在这个圈子中有一席之地,并且可以将创始人带进这个圈子,让创始人与未来的导师、客户、投资者或雇员建立联系。
如果你是思想领袖,是优步(Uber)或贝宝(PayPal)等知名公司创始人的校友,或者你在新兴垂直行业建立了一个小团体,那么你更有可能达成投资交易。但这种地位和这些关系必须在设立基金之前建立起来——不要试图从零开始、真空上阵,搞得像抛了太多球的小丑一样狼狈,然后还显得自己毫无依据、无法自证。
不要仅仅依靠直觉来判断你的人际网络是否够硬。勾勒出你的人际圈,根据熟悉程度进行分类,并明确他们各自的特征,是消费者、财务还是前首席执行官。这个“地图”可以像Excel表格一样,每个类别都有一个列,或者你可以使用Canva这种更具吸引力的可视化工具。
5. 想清楚基金的规模
VC基金的运作与其他公司一样,制定愿景、招募团队、组建实体、筹集资金、提供价值,然后向利益相关者定期报告。此前,你需要考虑你想要多大的基金规模,然后从LP那里获得至少占基金总额10%的出资承诺,LP可以是公司、企业家、政府机构和其他基金。
还要记住,大多数LP会希望你个人投资至少占总基金规模的1%,这样你在这场牌局中就有了“切身利益”,和LP休戚与共。
正因如此,新VC最好从小规模做起,首只基金规模大约在5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用这笔“培训基金”来向LP展示你能带来的投资回报,并为随后更大的募资规模奠定基础。
6. 陪伴创业公司从初创到上市的成长
VC机构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将是长期的,所以你不能妄想仅仅打一笔钱就完成了全部的使命。创业者需要在整个创业生命周期中得到一致的支持,这需要你有意识地不让自己过度妥协,也不要出现无能为力的地方。想想你最想与之合作的初创公司:你现在如何帮助他们?你将来如何帮助他们?你怎么帮他们实现退出?
你可以采取以技能为中心的方法,在市场营销、招聘、融资和文化创造方面保留不同的资源和人脉,在初创企业的发展中提供给他们。或者,你可能希望制定类似的计划,反复与创始人联系,并根据他们的进展反复提供支持。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提供支持,现实客观地想清楚你能带来什么,你的可获得性,你偏向怎样去参与,还有你将如何进行记录。
水落石出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投资人非专业出身的趋势上升,不仅是具有金融经验的人员,许多对某个领域的发展抱有信心或对个人财富增长抱有决心的有志者也想要分一杯羹。另一方面,许多从前依靠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士辅助的投资人也正信心满满,决心自立门户闯荡市场。 风投人的这个群体变得更加多元化。
大量更新的投资人与更新的机构涌入市场意味着市场准入门槛的下降,但市场对合格投资者与管理机构的要求未曾降低。门槛的下降,反而带来的是挑选成本的上升。 VC机构需要选择“正确的资金”、“有用的资金”,能够保证在一定时期内持续投入资金、保证流动性,真正对所投公司与领域有足够了解,形成良好的信誉让LP确认自己遇到了“正确的基金经理”,巩固投资者关系、提升资金稳定性。
新的天地属于所有市场参与者,但在面对上升的市场成本与更加复杂的投资环境时,眼光要比别人放得更远,才能占领先机,成为抓住未来收益的赢家。 VC的未来将由具有强大价值观的风投人推动,他们在建立基金时就考虑到创始人的新需求。
VC可能曾经是排他的、神秘的,但2021年可能是VC对企业和投资者都更加开放和公平的一年。
参考资料:[1]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574010
[2]https://techcrunch.com/2021/04/15/do-you-fit-the-mold-for-the-next-generation-of-values-driven-vcs/
[3]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private-equity-and-principal-investors/our-insights/mckinseys-private-markets-annual-review
[4]《中国创投市场发展报告2020》,德勤中国
[5]《2020全球创投风投行业年度白皮书》,GVCC*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大型峰会回顾:
年度榜单回顾: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
投递BP:bp@wefinance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