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布被淘汰后,厨房用什么擦洗? 抹布被淘汰后,厨房用什么擦洗?

■文丨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你家里最脏的东西是什么?答案应该五花八门,毕竟细菌这玩意儿到处依附,数量都是以亿计,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抹布肯定是其中之一。

抹布是中国家庭里最常见的用具之一,大家都从小见到大。厨房里有抹布,用来擦灶台擦油烟机,饭厅里也有抹布,用来擦桌子……谁家里找不出几块抹布呢?

而且,中国人用抹布相当随便。讲究点的家庭会在超市专门买几块,还有许多家庭甚至不会选择专门的抹布,而是将旧衣服、旧毛巾来个“废物再利用”,这也是许多老一辈非常推崇的节俭之道。而且因为抹布本来就是粗用式的物品,所以许多家庭根本不会及时更换,一块抹布用几年是家常便饭,不破不换,甚至破了也不换。如果你非要换,可能还会背上一个“不节约”的罪名。甚至有些家庭,一块抹布同时用来擦桌子、擦灶台,看起来真的很节约。

但抹布有多脏?它是家庭细菌滋生的重要温床。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中国家庭厨房卫生调查白皮书》显示,在搜集的抹布抽样调查中,单块细菌总数最高竟达约5000亿个。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一条全新的抹布在家中使用一周后,细菌数量高达22亿个,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球菌、沙门氏菌等致病病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以厨房和厕所为对象,做了历时30周的调查后发现,洗碗布上的细菌是厕所马桶坐板的100倍!所以有人呼吁,别用抹布擦饭桌了,它可比你家饭桌脏多了。

在各种“家中被淘汰用具”的“评选”中,抹布总是榜上有名。可是,要想让中国人告别抹布,估计还需要很多年时间。

 

历史悠久的抹布,分类已经很精细化

抹布的概念很简单,主要功能就是擦东西,比如擦桌子。所以,只要是用来擦拭器物的织物都可称为抹布。

这样的东西当然历史悠久,但无法考证谁第一个发明了抹布。作为生活在随处可见,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的东西,它也没有什么进化史和故事。

倒是在各种文学作品中,抹布的出场率很高,但因为实在太常见,所以存在感也很低。比如《水浒传》里,武大郎之死的段落就提到了抹布,“预先烧下一锅汤,煮着一条抹布。他若毒药发时……却将煮的抹布一揩,都没了血迹。”

如果非要用抹布,专家会建议你买好点的,千万别弄条旧毛巾将就着用。随着经济发展,抹布的分类已经很精细化。

生活中最常见的是绵柔纤维抹布,由两层不吸油的纤维(所谓“疏油网”)包裹住中间的无纺布层(负责吸水)组成。这种抹布的吸水能力很一般,即使只是擦桌子也很容易留水痕,更适合在湿润状态下擦拭多余的酱汁、调料和各种厨余残留物。

吸水能力很强的当属长毛绒抹布,不过价格相对较高,一条都在十几元以上。据说它能够吸收自身重量数倍的水,但它并不适合用来清洁,更适合浴室使用,擦拭洗脸盆溅出来的水。以吸水和快干见长的超细纤维抹布,还有很好的吸油渍效果,价格也低廉。

 

有些不是抹布的选择,比抹布好用多了

有些选择其实不是抹布,但比抹布更好用。比如“懒人抹布”,一般成卷出售,每次用时撕一张。它比厨房用纸更坚韧,又比一般抹布薄。可以一次性使用,也可以洗过之后反复用,用几次再扔。它的原理是木浆棉材料不亲油,适合擦洗那些沾满油渍和酱料的餐具,而且油污仅仅是依附于其表面,用清水就能冲干净。

此外还有厨房湿巾,效果非常好,无论是饭后餐桌,还是燃气灶和油烟机,抽一张湿巾,无需任何清洁剂就能全部擦干净。

至于擦拭家具,超细纤维抹布则是应用最多的选择,吸附性好又不掉毛。

说到底,抹布这东西就是要各司其职,所以也有人建议,家里抹布要用颜色区分,分别负责不同区域和用途。

 

抹布虽然是传统行业,但仍然有得做

很显然,抹布属于极其传统和极其“低端”的产业,技术含量非常有限。不过在产业相对仍然比较粗放的中国,它仍然关乎许多人的饭碗。

上世纪80年代,个体私营经济起步,许多人的第一选择就是抹布和毛巾这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行业。

当然,如今的抹布行业已经不同于往日,虽然还是低价日用品,但种类繁多,品质也有巨大提升。

在这一行,日本的中川政七杂货店绝对是榜样。

这个拥有三百年历史的老杂货店,是日本顶级商场里最知名的杂货品牌。1716年,它诞生于奈良,是一家传承了“奈良晒”传统麻织技法的老店。“奈良晒”制作出的麻布曾是日本最顶级的布,因为工序复杂,成本高,成为皇室指定御用品。但随着现代工业的冲击,贵族阶级衰落,加上“奈良晒”手工贵,中川政七客源大大流失,一度濒临倒闭。

为了挽回颓势,中川政七的经营者决定主动求变,走亲民路线,主打的便是抹布。只是因为原本贵族专享的“奈良晒”麻布材质经久耐用,又能吸水,用来做抹布十分合适。

1995年,中川政七的“花布巾”问世,以水彩色赢得青睐,成为店内招牌。之后每一季,中川政七都有新款抹布上市,各种图案极具设计感。

 

厨房纸取代抹布只是时间问题

不过,东方人特别认同的抹布,已经在许多国家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厨房纸。因为抹布实在太脏,即使你天天洗,含菌量仍然远超你家桌子。换言之,随时是“越擦越脏”的效果。相比之下,厨房纸更加好用。它能更轻松有效地清洁厨房,同时免去清洗脏兮兮抹布的烦恼,使用十分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疫情以来,厨房纸这个行业得到了相当高的增长。原因是在居家隔离期间,人们只能在家吃饭,而且有更充裕的时间做饭,所以会更加强调厨房场景的精致化,于是厨房用纸的接受度明显上升。

凯度消费者指数显示,中国厨房用纸仍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整体渗透率达到12.7%,并且呈加速上升趋势,电商渠道和疫情期间爆红的O2O平台都是厨房用纸推广的基石。

消费者也在变化,2019年,厨房用纸主要增长来源是大龄化家庭和空巢家庭,而在疫情之后,有孩家庭成为厨房用纸增长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正是基于这个变化,不少品牌已经开始力推食品级健康和无漂白的本色厨房用纸来迎合有孩家庭的需求。

目前在这个市场中,已经形成了一批相当出色的品牌。当然,它们并不是仅仅做厨房用纸,多半是生活用纸生产企业或纯棉制品生产企业。比如全棉时代,强调以天然棉花制作生活护理系列产品,类似的还有主打妇女卫生用品和纸尿裤等的品诺。维达、心相印、清风则是纸类企业的代表。此外,还有纸管家这种主打一次性纸杯、咖啡纸杯、冰淇淋纸杯的企业。

不过厨房用纸在中国家庭的使用率仍然很低,肯用厨房纸的还是城市的中高端收入消费群体。数据显示,欧美国家的厨房用纸普及率已经达到80%以上,但在东方市场,这个数字就低得多,中国台湾地区仅有30%,大陆地区更是低得多,不过这也说明了市场潜力的巨大。

对于厨房用纸,很多人的顾虑是价格。毕竟一块抹布用几年,如果是旧毛巾旧衣服,简直就是零成本。可是用厨房纸的话,等于每天都在消耗。但实际上,目前的厨房用纸,一张擦桌子,一张擦灶台,一天顶多也就用个三四张,一张的价格也就几分钱,一个月下来其实顶多花个四五元。一年几十元的开销换个干净安心,难道不值得吗?即使用得多,选择好的品牌,一年也不过数百元支出,对于中高收入家庭来说,这个花费换取生活品质显然是值得的。

也有人认为,这样大量采用纸质产品会破坏环境,其实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我们从小就听一个说法,认为造纸就要砍树,砍树就会破坏环境,但却忽视了工业的进步。

首先,造纸确实涉及伐木,但是大量企业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种植区。尤其是欧美老牌纸制品企业,不但有种植区,而且会选用专门的快速增长树木,砍多少种多少,形成良性循环。而且,速生林的种植本身就是对绿化的推动。

更重要的是,纸制品的再生利用已经非常成熟,纸最多可以循环利用的次数已经达到接近20次,而且目前的再生技术已经不需要再使用化学洗涤剂和水,大大降低了污染。在这种情况下,对纸制品的使用越多越频繁,对环保的支持力度就越大。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

商务合作联系方式:1277147755@qq.com

好看你就

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