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震!继行政总裁离职后,“呷哺呷哺”股价再次暴跌,60%市值没了 巨震!继行政总裁离职后,“呷哺呷哺”股价再次暴跌,60%市值没了

高管离职、股价暴跌的戏码,在呷哺呷哺身上,连续上演了两次。

4月16日,副品牌湊湊CEO张振纬离职,下一个交易日公司市值蒸发21亿港元;5月21日,公司CEO赵怡被解任, 当日公司股价下跌14.97%,市值缩水19亿港元。

如今,呷哺呷哺再度大跌近9%至9.19港元,股价创2020年9月以来新低,从2021年2月份开始到5月份, 呷哺呷哺股价下跌超60%,市值距离高峰期蒸发了近180亿港元。

为何突然闪崩?

5月21日,呷哺呷哺公告更换行政总裁。由于集团若干子品牌的表现未能达致董事会预期, 故解任赵怡集团行政总裁职务 ,自5月20日生效。

同时, 公司董事长贺光启获委任为行政总裁 ,自5月20日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赵怡被解职不久前,4月16日呷哺呷哺曾发布公告表示,张振纬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担任凑凑CEO职务,同时张振纬卸任公司所有职务,凑凑各部门、各区域负责人暂时向集团董事长贺光启汇报。对此,张振纬表示,离职与内斗无关,纯粹是因为自己创业。

此消息一出,呷哺呷哺股价随后遭遇砸盘,截至当日收盘,呷哺呷哺股价报10港元/股,较前一个交易日下跌了14.97%,较今年2月份的高点下跌超过60%,对应市值蒸发超过180亿港元。

上市以来首次亏损1.8亿

呷哺呷哺于1998年在北京创立,其特点是新颖的吧台式就餐形式和传统火锅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时尚吧台小火锅的新业态。

呷哺呷哺前5年都是不温不火,直到2003年才慢慢被人接受。2014年,公司登陆港交所上市, 成为“火锅第一股”。

2020年,呷哺呷哺旗下各品牌门店净增77家,达到1201家;其中,主品牌呷哺呷哺1061家,净增39家;副品牌湊湊净增38家至140家。

然而,2020年,受疫情影响,呷哺呷哺的营收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下滑,也首次出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亏损。

据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实现收入54.55亿元,同减9.5%。税前利润6717.7万元,同减86.6%。年内利润总额为1148.5万元,同减96%;拥有人应占年内利润为183.7万元,同减99.4%;经调整纯利为1.31亿元,同比下降67.1%。调味品业务同增65%至1.478亿元。

净亏损1.8亿元,同比下降176.36%。为上市以来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