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一季度持仓公布,抛售银行股的股神还要学习吗?
点击上图▲立刻加入
带你重走巴菲特六十余年投资路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本周的第一个工作日(5月17日),是投资者们大型抄作业现场,因为股神巴菲特公布了自家公司伯克希尔的最新持仓情况。
按照美国证监会的规定,每个季度结束后的45天内,巴菲特都会公布一份名为“13F表格”的文件,披露股票、债券方面的持仓。
13F表格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伯克希尔的前五大重仓不变, 头号重仓股依然是苹果公司,持仓不变,占比40.07%。其次是美国银行、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和卡夫亨氏。
今年股神新建仓最多的一只股票是“怡安保险”,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怡安就表现抢眼,连续上涨,这证明股神的眼光着实不错。但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尔大幅减仓了老牌金融股富国银行和传统能源巨头雪佛兰,而这两只股票从去年四季度以来,走势也颇为抢眼。
股神是看走了眼过早抛售,还是有远见,在股价大涨时获利了结呢?暂时还不得而知。不过我们或许可以从每年公布的巴菲特致股东信中一探究竟。
从1956年以来,巴菲特每年都会写一封致股东信,解释自己持仓变动的原因,以及自己在投资理念、企业管理、人生态度方面的变化。2020年度致股东信已经在今年2月底公布。
60年来,这些致股东信内容日渐丰富,但真正将这些信件年复一年认真阅读的人并不多。
去年火出圈的基金经理张坤曾说,闲暇时他会把巴菲特的历年致股东信拿出来反复研读。他把这些信件称作“九阳神功”。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常被简单粗暴地总结为几大原则或是几个要素。
如果我们结合自己的投资需求,跟随专业投资人去研读巴菲特的致股东信,会发现巴菲特奉行的价值投资,比我们理解的“价值投资”更广阔。
一周读一年,一年读一遍
带你重走巴菲特六十余年投资路
价值投资 也能用杠杆
比如关于使用杠杆的问题。一般人会觉得,价值投资不能用杠杆,借钱买股票就不算是价值投资。
早在1957年,28岁的巴菲特写给股东的信中就已经提到了价值投资是否使用杠杆的问题。他认为,如果市场重回低估值的状态,他会提升普通股仓位,甚至可能在具体的操作中采用部分财务杠杆。
年轻时的巴菲特
用借款来作为补充资金,在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件中被反复提及。
这并不代表巴菲特有着激进的一面,相反,他的借款十分理性。 在1961年的致股东信中,他说,我个人假定的借款上限额度是企业净资产的25%。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100万,最多借25万。当然,借款的前提是有利可图和回报稳妥。
巴菲特在31岁的时候,就已经想明白了这个事情:在市场上升的时候,借钱放大收益,下跌的时候风险可控。
价值投资不一定要长期持有
还有短期套利的问题。
套利是什么?举个例子,假设A公司计划用150亿收购B公司,但B公司的估值为100亿。这样的收购对B公司来说,是利好。如果有人在正式消息发布前,提前买入B公司,那么收购完成后,B公司的股价就会上涨。这时抛售股票,就达到了套利的目的。
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投机吗?其实,套利和投机这两个词,在英文中都是中性词,而不像中文语境中带有贬义色彩。
所以不要以为巴菲特这样的价值投资者不会做短期的投资,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同样会进行短线操作。
他在致股东信中写道: “股市越高,被低估的证券就越少,发现可投资的对象就越难。这个时候,我就会考虑增加套利类的比重。相反,如果股市大幅下跌,我会降低套利类投资的比重。”
其实巴菲特是个非常灵活的投资者。
1958年,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重点提到了一家联邦信托公司。巴菲特买入这家公司时,预估它的内在价值是每股125美元,但当时的股价只有50美元。
他了解到,这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一家大银行,而这家银行一直想与联邦信托公司进行合并,由于某些原因,这起并购一直无法完成。
巴菲特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无法并购的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一旦并购完成,这家公司的股价就可能达到每股250美元。
当时,连巴菲特本人也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投资标的。因为这只股票不仅价格低、买的人少,未来还能获得可观回报。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陆续买入了联邦信托公司12%的股权。
但在1958年,他选择以每股80美元的价格卖掉了这只股票,理由是:我要腾出资金去抓住更好的机会。
这样来看,巴菲特近年来买卖苹果的股票、参与Snowflake的打新这些操作也就不再那么令人震惊了。一直以来,他就是一个变化的、与时俱进的投资者。
巴菲特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投资者
几十年来,参加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人越来越多,可是这个大会上,巴菲特不推荐个股,不分析股票,也不对股市进行短期预测。
在美国每年的基金投资收益排行榜上,巴菲特的排名也并不靠前。 但几十年下来,排行榜的人物如云烟散去,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巴菲特老爷子,始终如斯。
巴菲特的成功,我们无法复制。但我们可以穿越60年光阴,读一读他亲自书写的几十封致股东信,领略这寥若星辰的伟大,到底是怎样发生的。
2020年,巴菲特的另一个“迷弟”杨天南决定以一周读一个年度股东信的方式,花一年时间,深度解读60年来巴菲特的致股东信。
杨天南老师把这个阅读计划做成了音频课程,与890新商学App联合上架,目前已经解读了超40年的股东信,欢迎你一起加入这个阅读计划。
一周读一年,一年读一遍
带你重走巴菲特六十余年投资路
杨天南老师不仅是第一个亲赴奥马哈与巴菲特握手的中国人,还翻译了多本关于巴菲特的经典书籍:《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巴菲特的第一桶金》《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甚至在巴菲特的影响下,走上了专业投资之路,开设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
杨天南与巴菲特、芒格合影
在这门课程中,每每解说到动情处,杨天南老师都会忍不住真情流露: “巴菲特真的好理性好客观,我读到这段真的好喜欢他。”
他在读1966年,也就是巴菲特创业10周年时致股东的信时,激动地说道:到今天已经第10年了,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多么想穿越时空,回到那个时候去找巴菲特。
希望你们听完,也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巴菲特。
一周读一年,一年读一遍
带你重走巴菲特六十余年投资路
向上滑动▼查看课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