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千万人口大城”,“降级”了…… 这些“千万人口大城”,“降级”了……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们看惯了增长,而不太习惯“衰退”。 比如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大城”,过去几年一直在增加:杭州来了,济南来了,郑州来了。 但第七次人口普查告诉我们:有人漏夜赶科场,有人辞官归故里;有城市晋升,就有城市“降级”。  从已经披露的信息看,河南南阳正式退出了千万人口大城,而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很有可能也会被“降级”。  在中国,城市是有级别的。行政级别方面,有正省级城市(4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70多个)、县级市(390多个)。 此外,还按照城区常住人口的规模分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型大城市、Ⅱ型大城市、中等城市、Ⅰ型小城市、Ⅱ型小城市。
一个城市能不能修地铁,不是看城市的行政级别,看是看“城区常住人口的数量”。  所以,各地对人口的看法,在最近几年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把人口看做负担,现在把人口看做资源。 晋升为10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特别是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人,成为很多城市的光荣与梦想。 但遗憾的是,人口是流动的。在日益激烈的人口争夺战中,不是每个城市都能称心如意。 比如河南南阳,这个常住人口一度超过1000万的大城市(包含农村人口),在第七次人口普查中被证实:已经退出了千万人口大城的名单,事实上被降级了。 根据南阳2019年统计公报,当时官方宣布的常住人口是1003.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73%。 下图是前两天刚刚公布的,河南省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 

可以看出,在整个六普到七普的10年里,南阳流失了55万常住人口,目前总人口是971.3万人,跌破了1000万!  南阳有点类似温州,六普的时候都以普通地级市的身份、成为全省人口第一大市。十年一觉扬州梦,梦醒时分发现:省城突然逆袭,而自己成为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

下图是第七次人口普查之前,宣布人口超过1000万的16座城市。 

南阳已经确定降级了。剩下的15座城市,还有谁会降级?  最大的可能就是哈尔滨。  根据哈尔滨公布的2019年统计公报,截止2019年末该市常住人口1076.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5.9%。 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黑龙江省人口被挤出了566万人的水分。下图是七普数据跟2019年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广东、浙江人口此前被严重低估,而黑龙江、吉林等省此前被明显高估了。 
一年之间,人口被挤出15%的水分。假设哈尔滨的“含水率”是全省的一半,只有7.5%。那么: 1076.3×(1-7.5%)=995.6万人  所以,哈尔滨很有可能守不住1000万人的关口。   此外,石家庄、临沂能否守住1000万人口大城的地位,也有待观察。
在有的城市被“挤水分”降级的同时,还有的城市“突然发现了”很多增量人口,一夜之间跻身了千万人口大城。 比如东莞: 

上图是广东省人口的“修正值”,可以看出从2019年到2020年七普,深圳人口大增了412万人、广州大增了337万人、东莞“突然发现”了200万增量人口,而佛山也“新发现”了134万人。 这样,深圳和广州同时成为超越1700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大城,而东莞也成为广东省第三个跨越10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 我早在几年前就在专栏里多次谈到过,东莞常住人口非常多,可能在1300万甚至更多。考虑到东莞基本上没有多少农村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90%),所以东莞不仅仅人口超过了1000万,市区常住人口也可能超过了1000万。 这意味着东莞已经是货真价实的“超大城市”,跟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成都等列入同一个档次了。  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深圳合并东莞还有多少可能性?如果深圳扩容,到底是“东莞+惠州”,还是只有“惠州+东莞临深三镇”?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还有哪个城市,将在此次人口普查中跻身1000万常住人口的大城?  可能是青岛。  根据青岛公布的“2019年统计公报”,青岛全市常住总人口949.98万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645.20万人。 这意味着青岛只差50万人,就可以跻身千万人口大城。而整个山东省此次人口普查,常住人口比2019年增长了83万(比2010年增长了573万)。 另外,在2020年10月14日举行的青岛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青岛市官员承诺:力保XX日之前完成覆盖全市1100万人的全员核酸检测。  这意味着,官方已确认:青岛实际管理人口达到了1100万人。  此前深圳和广州官方都宣布过,实际管理、服务的人口在2200万左右。此次普查官宣的深圳和广州的常住人口为1756万人和1867万人。 青岛最终的数据如何,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如果不出意外,此次新晋级1000万人口的城市为东莞、青岛;降级退出1000万人口城市名单的,是南阳和哈尔滨。  南阳是北方普通的地级市,东莞是南方、夹在三个一线(港深广)城市之间的特殊地级市,所以东莞胜出。 哈尔滨虽然也是副省级城市,但是最北的大城市,气候寒冷;青岛不仅是副省级,还是计划单列市,还是沿海城市,所以青岛胜出。 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的大逻辑仍然在发挥作用,东南沿海地区仍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正不断汇聚更多的人、财、物。  至于下面几张图,再次告诉我们:买房尽量去南方,尽量买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千万不能跟趋势为敌,趋势是不可抗拒的。

欢迎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公众号: 如果你认为本文内容有启发, 请多多转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