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钱”还多吗?又到了考验人性的时刻 债市“钱”还多吗?又到了考验人性的时刻

文章有删减,如需观阅全文可以跳转原出处查看

首席分析师:周冠南 ,SAC:S0360517090002

高级分析师:梁伟超 ,SAC:S0360519070002

目录

报告导读

债市策略:看似胜率较高,但赔率不高的交易,最考验人性。故在短期市场做多情绪仍在,风险因素偏少的情况下,交易盘或仍可适当参与,但应注意盈利目标的调整,配置盘更应关注流动性较好的品种,提防过度参与的风险。

第一, 就同业链条的数据变化而言,4月份中小行非银存款仍增,NCD资金延续倒灌,扩张态势仍维持,但货基份额高频指标4月中旬后触顶,近期扩张边际或有所减弱,后期仍关注监管动态的影响。

第二, 5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不及计划的一半,供需力量对比中配置力量依旧偏强,但地方债发行倍数移动中枢于4月中旬触顶,力量对比正在逐步向另一方倾斜。

第三, 对超储的消耗或将超储率拉低至1%附近,往年5月末以及6月末的半年时点是资金波动较大窗口,或仍需关注。

第四, 行政性调控政策频出,应对大宗商品的涨价,效果立竿见影,但中长期供给端隐忧仍在。近期国内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增多,关注汇率升值应对输入性通胀的可能性。

第五, 票据量价所体现的短期融资需求不强,但其中的季节性因素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难以分离,由于前期融资表现较好的是中长期融资,短期需求偏弱并不能与中长期融资对应,票据利率下行对整体金融数据的指向性不一定很强。

风险提示: 地方债发行放量,资金面持续收敛

正文

5月第三周,税期流动性依然平稳,政策调控之下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通胀预期有所降温,叠加个别交易日股票市场的调整助推避险情绪,债券市场长端收益率明显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3.1%关口,超越永煤事件之后的交易窗口,录得年内新低。

一、债市又到了考验人性的时刻

(一)债市“钱”还多吗? 前期报告中,我们多次讨论债市“钱多”的状态,即资金面维持平稳,配置力量偏强的市场格局,也正是5月税期资金面的平稳催化了长端下行的动力。2月以来的交易窗口行至5月末,“钱多”的状态有哪些变化? 1、同业链条:4月中小行非银存款仍增,NCD资金延续倒灌,货基增长或触顶 4 月中小行负债端非银存款规模增长仍高于季节性,同比增速继续上行。 我们曾经分析3月份国有大行和中小行收支表的差异,关注到中小行非银存款同比增速新高的现象;据央行发布的4月信贷收支表,中小行非银存款仍维持同比多增状态,同比增速也维持在20%以上,四大行非银存款增速回落至负值;由于非银存款与广义基金的规模增长有关,故4月银行与非银传导链条总体或仍维持前期“钱多”的状态。 4 月广义基金仍较大规模增持 NCD ,股份行和城商行仍是 NCD 净发行的主要机构,即非银对于银行的流动性“倒灌”仍然维持。 4月广义基金增持NCD维持在4千亿以上,连续三个月维持较大增持规模;发行端股份行仍是净发行的主力,城商行其次,股份行净发行规模在两千亿附近,城商行净发行规模约一千亿,即从NCD观测到的广义基金资金流向股份行的情况仍在持续。 货基规模增长或已于 4 月中旬触顶,同业链条“钱多”的状况边际上可能有所减弱。 央行报表和托管数据等的披露相对滞后,从更高频的五大货币ETF份额变化来看,其份额增长往年与股票市场行情关联度较高,呈现负相关状态,去年末以来的份额增长与股市行情脱节,与基金季报观测到得货币基金总体规模变化趋势一致;从五大货币ETF的份额变化来看,已经在4月中旬触底,5月至今维持前期份额规模。 若货币基金规模增长与此趋势一致,则前期非银存款、 NCD 和货币基金规模的扩张边际,近期或有所弱化; 另一方面,仍需关注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新规正式稿落地的影响,一季度普益标准口径的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明显缩减,与货币基金规模增长相对应,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故后续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变化或仍影响货币基金规模,仍需关注。 所以,就同业链条的数据变化而言, 4 月份总体仍维持扩张态势,但货基份额高频指标 4 月中旬后触顶,故近期扩张边际或有所减弱,后期仍关注监管动态的影响。 2、配置力量:地方债发行倍数移动中枢于4月中旬触顶,配置偏强边际弱化 另一个债市“钱多”的体现是配置盘偏强,对应的证据是地方债发行倍数的持续上行,但近期观测到倍数已经触底盘整,配置力量偏强的局面没有扭转,边际上或有所弱化。 年初至今,地方债发行一直弱于预期,故供给始终未明显放量,供需力量对比中,需求端的配置盘维持偏强状态至今;除了关注发行端规模的变化之外,发行倍数体现的供需力量对比也具有参考意义,发行全场倍数的移动平均中枢于4月中旬触顶,5月上旬仍有小幅上行,但总体处于震荡区间; 5 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可能不及计划的一半,供需力量对比中配置力量依旧偏强,但行至年中,力量对比正在逐步向另一方倾斜。 3、资金面:超储持续消耗中,关注5月末和6月末的波动窗口 1 央行公布3月末超储率在1.5%,4月缴税大月消耗超储率或回落至1.2%附近,但总体依旧高于2018年和2019年同期;5月缴税大月和支出小月,地方债虽未放量,但央行的资金投放同样维持低位, 故对超储的消耗或继续将超储率拉低至 1% 附近,可能低至 0.9% 2 超储率的相对低位与资金面的直观感受不一致,或更多与非银对于银行流动性的倒灌,以及机构杠杆融资需求偏低有关; 3 今年3月跨季和4月税期的资金波动明显小于往年,随着超储的消耗资金面或是逐步收敛的过程,央行已经连续5个月未以MLF投放中长期流动性,当前的资金面走势与往年的时点效应仍大致一致, 往年 5 月末以及 6 月末的半年时点是资金波动较大窗口,或仍需关注。 (二)通胀的政策应对:关注央行对汇率升值的讨论 行政性调控政策频出,应对大宗商品的涨价,效果立竿见影,但中长期供给端隐忧仍在。( 1 5月流动性月报中我们讨论了货币政策当前主要关心的问题,涉及“输入性”通胀是,作为短期需求管理工具的货币政策着手点较少,并且面对“输入性”问题,行政性调控措施或是主要政策选择; 2 近期,保供稳价的具体调控频繁落地,其形式包括调整关税,窗口指导,增产保供,行政限价等,主要着力点是调控钢材市场价格和煤炭价格,抑制囤积居奇等,大宗商品价格应声而落; 3 )需要关注的是,即使在稳价保供过程中,对于“碳中和”,以及各省市的能耗管理仍然是政策关注点,即环保目标之下的供给端调整是中长期逻辑,短期限价措施较为严厉,但供给端中长期收缩的隐忧仍在。 国内大宗和国际大宗价格走势有所分化,涨价短期告一段落,中长期矛盾仍在。 如上文所述,国内政策调控出台后,以国内定价为主的钢材和煤炭价格明显回落,国际定价的原油、伦铜等品种价格并未明显下行,涨价边际并未再次加速;短期国内调控和外需的不确定之下,大宗涨价或告一段落,但供给端的产业链不畅、环保减碳要求等中长期矛盾仍在,美国额外财政刺激对于需求的拉动仍未充分释放, 通胀压力或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关注点。 近期,国内央行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增多,关注汇率升值应对输入性通胀的可能性。 近期国常会和金稳会均连续讨论输入性通胀压力问题,诉求减少对下游企业或中小企业的成本影响,对于货币政策的表述基本延续偏稳的基调;央行研究工作相关人员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讨论较多,也受到市场的关注,其中有关于中长期汇率制度安排的问题,也有适当升值对冲输入性压力的说法; 周末,央行官网公布副行长刘国强答记者问,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作出回应,强调人民币的双向波动和当前汇率制度,较为罕见地,直接回应汇率问题。故需关注人民币汇率升值应对输入性压力的可能性,也需关注其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 (三)融资需求变化:票据发生量符合季节性,利率持续下行 4 月信贷数据的中长期融资维持偏强状态,近期市场关注票据利率的下行和融资边际转弱的可能。 就票据市场发生量而言,当前银行规模总体充裕,但一级市场承兑和贴现并不积极,发生量规模总体稍高于往年同期,趋势走势一致,并未明显放量。 从票据价格来看,直贴转贴利率明显下行,低于资金利率,短期融资需求边际较弱。 上述一级市场供应不足,票据规模较为充裕的情况,加剧了量价之间的矛盾,票据利率下行至相对低位,与资金的利差转负,或意味着短期融资需求相对于供给的偏弱状态。 综合来看,票据量价所体现的短期融资需求不强,但其中的季节性因素和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难以分离,由于前期融资表现较好的是中长期融资,短期需求偏弱并不能与中长期融资对应,票据利率下行对整体金融数据的指向性不一定很强。 (四)债市策略:胜率“高”,赔率“不高”,债市又到了考验人性的时刻 简要回顾前期行情的运行逻辑,空头一步步“被逼”转多,市场弥漫着“踏空”的焦虑。 2月以来的交易窗口是债市“钱多”带来的,即资金面的持续平稳和配置盘力量偏强,交易结构的改善驱动收益率的下行;而收益率下行过程中,机构以“票息策略”为优先选择,向收益率短端和高票息品种“抱团”,短端收益率下行至相对低位,银行永续债等高票息品种“抹平”,4月末将收益率曲线塑造成“陡峭”形态,而本身这种形态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看空做多”的心理状态;5月,机构有加久期的意愿,但长端处于既有风险又有机会的状态;行至月末附近 地方债放量的再次落空,平稳运行的税期资金面,以及有所缓释的通胀预期,引燃了市场做平曲线的热情,长端收益率明显下行。 往后看,下注长端下行有一定的“胜率”,但主要问题是“赔率”不高。( 1 如上文所述,债市“钱多”的因素中,同业链条的非银存款和NCD发行仍维持扩张,最近货基规模增长和地方债发行倍数或有触顶的趋势,维稳资金面和配置力量偏强的状态边际有弱化,但并未逆转,超储消耗至相对低位,但资金面并未骤紧。放眼望去,资金面波动的因素和地方债发行放量的压力并未消失,但短期造成剧烈波动的风险不大,叠加大宗商品涨价的缓解,市场等待的“心理成本”提高,拉长久期的胜率看起来不低; 2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长期来看,通胀的魅影很难完全消失,央行持续偏少的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压力在累积,融资需求转弱尚未证实,定价需求拐点向下的逻辑尚早,故长端下行的“赔率”并不高; 3 )看似胜率较高,但赔率不高的交易,最考验人性。故在短期市场做多情绪仍在,风险因素偏少的情况下,交易盘或仍可适当参与,但应注意盈利目标的调整,配置盘更应关注流动性较好的品种,提防过度参与的风险。

投稿、内训合作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