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岂能“挂羊头卖狗肉”? 市值管理岂能“挂羊头卖狗肉”?

近日,私募大佬叶飞爆料相关方以“市值管理”名义操纵市场、进行内幕交易引发关注,并在A股市场掀起了一阵血雨腥风。17日,多只被叶飞点名的股票大跌, ST股大面积跌停。
在叶飞的持续爆料中,中源家居、东方时尚、金创集团、众应互联、隆基股份等11家公司榜上有名;恒泰证券、民生证券和天风证券等券商也牵涉其中。
尽管被爆料的上市公司、券商明确予以否认,但遮羞布已经扯开,证监会已明确表态,已约谈公司及相关各方,启动核查程序立案调查,并将“一查到底、依法严惩”,届时,孰是孰非将水落石出。
这一事件也让市值管理再度成为热点话题。在中国,2005年因股权分置改革,市值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当年,市值管理实践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
市值管理不仅与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有关,还与上市公司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有关,也与资本市场的相关利益主体直接相关,它堪称是影响投资者意愿的风向标。
简而言之,市值管理需要企业“拿出业绩,做好沟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市值管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核心是创造价值,是企业采取合法合规的经营方式和科学手段,使公司股票价格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目标。
无论是通过改善公司经营结构提升业绩,还是改善投资者关系提升认可度,都是良性、可持续的市值管理的好方法。
不过,在热潮之下,市场上也出现了滥用市值管理概念,以此掩盖违法违规行为的现象。在叶飞的爆料中,我们看到的是走偏了的市值管理。
因为市值与股价密不可分,就很容易让市值管理“变味儿”。其实,市值管理和股价操纵之间有着清晰的界限,市值管理是以提高公司的内在价值为核心,而操纵股价则是通过内幕信息或者虚假信息来哄抬股价,最终收割处于弱势地位的投资者。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持股、资金、信息优势,多方合谋实施操纵的案件仍时有发生。证监会将此类违法违规行为列为稽查执法打击的重点。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证监会累计对60余起涉嫌操纵市场的违法行为立案调查,对王某操纵“恺英网络”、吴某模操纵“凯瑞德”等一批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恶性操纵市场行为严肃查处,市场生态越来越清朗健康。
如何避免市值管理走偏?恐怕需要从内外两方面来想办法。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和立法,加大打击监管力度,落实“零容忍”要求;另一方面,加强上市公司的内部的制度建设,避免上市公司被大股东、管理层等内部人控制,进而从从源头上制止操纵市场、操纵股价的行为。
市值管理不应成为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而应成为持续提升上市公司价值,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梁艳红新媒体编辑:谢玥监制:雨天

“叶飞概念股”全线暴跌,涉事方集体“喊冤”金融圈“黑吃黑”,背后到底还有啥名堂?
【券商看市】A股“扬眉吐气”,新一轮牛市来了?
投资者教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30年,投资者保护从10字到专章
投资者保护永远在路上
亏损77亿!阿里巴巴遭遇滑铁卢?5毛钱打造的辣条王国!腾讯、阿里联手送钱“妖股”锦泓集团11连板,公司紧急提示7大风险大宗商品疯了,下阶段的最佳投资是什么?看完点这里是个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