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重挫,发生了什么? 新东方重挫,发生了什么?

  今日早盘,港股教育培训股纷纷走低,结合隔夜美股中概教育股突遭重挫,不免引人关注。近期教育“内卷”话题持续升温,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监管整顿力度或将加大。

01

中资教育股大跌

  5月14日,港股教育股遭遇重挫,龙头个股大跌。其中,新东方-S继续连日以来的疲软态势,开盘闪崩,盘中最高跌15.87%至84.55港元/股,创下盘中价历史新低。截至收盘,新东方港股跌10.75%收报89.70港元/股。新东方在线同样低开低走,截至收盘跌5.25%报12.28港元/股。

  除了新东方,专注学业备考课程及初阶小学素质教育课程的思考乐教育跌10.15%收报5.40港元/股;民办高等教育服务为主的中教控股跌3.58%收报17.78港元/股;辰林教育跌4.40%收报2.39港元/股;银杏教育跌2.78%收报1.40港元/股。

  而隔夜美股市场上,中概教育股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新东方在美股市场上同样不幸领跌,截至当地时间5月13日收盘,新东方美股跌14.42%收报11.51美元/股;一起教育科技跌一路低走收跌14.00%报4.30美元/股;好未来盘中震荡,截至收盘跌11.13%报46.25美元/股。

  相形之下,5月14日A股市场的在线教育板块还比较振奋人心。中公教育涨6.34报24.65元/股;凯文教育涨1.77%报4.03元/股。

02

炮制焦虑监管出手

  港美市场中资教育股的大跌,或许与教育行业政策的收束不无关联。

  2020年的新冠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予以许多行业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行业无疑走在变革和发展的前沿。除了疫情的影响,所谓“内卷”“鸡娃”等趋势也使得K12教育培训市场乃至成人教育市场迅速发展。利益导向之下,原本应当惠及学生、家长的行业成为了功利性极强的军备竞赛,一些机构扛着“寓教于乐”“减负”的招牌,却在一遍遍炮制群体性焦虑。以前段时间热播的《小舍得》为例,这部聚焦小升初学生家校生活的电视剧,极力通过角色的最终选择和台词向观众宣传“反内卷”思想,似乎是在批判课外补习机构的揠苗助长,然而有趣的是,其赞助商正是学而思网校。

  教育培训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也导致其中乱象频出,为此,近期有关部门也纷纷出手制定愈发严厉的新规,加强对课外教培行业的监管力度。

  今年年初,《人民日报》发文《在线教育,莫背离初衷》,指出在线教育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个性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确保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在线教育机构来说,无论融资规模有多大,都不能背离教育的初衷。要把精力放到教学研发上,守住服务的质量底线。在课程品质、教学能力、个性化教学上下功夫,用优质服务留住用户,如此,在线教育才能行稳致远。

  4月,因价格违法、虚假宣传等问题,跟谁学、学而思、新东方在线、高思这四家在线教育机构被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顶格处罚;5月5日,重庆市教委、市市场监管局日前联合下发《关于近期校外培训机构超标超前培训和违规收费等问题的通报》,对学而思、新东方等18家教育机构因课程设置、教师资质、招生收费、广告宣传等问题进行了通报;5月10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作业帮和猿辅导两家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均处以警告和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纵览这些教育机构被通报批评和予以处罚的事例,“虚假宣传”或为其中主因。可以说,现在绝大多数教育机构的竞争焦点都放在了营销上。以跟谁学为例,2020财年跟谁学总营收达71.25亿元,同比增长236.9%,净亏损却有13.93亿元,Non-GAAP净亏损11.55亿元。在各项业绩指标稳步增长的同时,其销售费用的增速更是惊人,2020财年销售费用大增458.8%至58.16亿元,主要源于为扩大用户规模和提高品牌知名度所增加的市场推广费用,以及销售和营销人员薪酬的增加,由此拖累了整体盈利。

03

后疫情时代教育行业

  那么,在行业竞争激烈、监管力度加大的背景下, 教育行业是否还有投资机会?

  国盛证券指出,2020年疫情背景下,教育行业各赛道表现不一。其中,隶属于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教板块采用全年统一招生+学费预收模式,受到疫情影响有限,且充分受益于扩招利好释放和前期并购项目的整合,取得稳健增长;职业技能培训板块由于培训内容以线下实操为主,且2020年春季招生季与疫情爆发期重合,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职业招录培训板块受益于国考、省考扩招取得亮眼增长,但考试时间错位影响事业单位、教师招录业务开展;K12线下培训经历2020H1数月的转线上授课,疫情得到控制后正快速恢复;K12在线培训2020年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各公司收入和培训人次规模的高增长,但市场竞争趋向激烈。

  2021年,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就业及升学压力不减,教育服务的需求仍将得到有力支撑并持续强化。具体而言,线下的职业培训及K12培训需求正在逐步恢复中;民办高教板块扩招利好持续释放,转设加速驱动行业进入整合窗口期;K12在线板块在经历高增后,逐步进入回归教育本质、比拼精细化运营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教育行业作为对政策变化高度民办的行业,2021年仍需着重关注两方面政策的变化:(1)《民促法实施条例》落地预期升温;(2)K12课外培训监管政策变化。

  中泰证券认为,与之前三年的趋势不同,教育公司的招生、授课、收入确认节奏等方面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造成收入和利润明显下滑。2020年教育业务贡献收入218亿元、同减1.6%,对总收入的贡献比重由2019年的72.6%提升至77.1%;教育业务贡献利润19亿元、同减41.1%,对利润的贡献比重无法对比,主要是因为近年多家公司计提商誉减值,拉低总利润。不过,2021年一季度大部分公司在收入端有显著增长,利润端扭亏或者减亏。当前教育行业的投资可围绕以下两条主线:(1)20年业绩受影响明显,21年有望明显改善,估值处于低位的个股,如科德教育、美吉姆;(2)职教政策频出,有望受益于政策催化和红利的个股,如中国东方教育、中公教育、传智教育。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往期热文 彻底疯狂!连续18天涨停,又一个10倍股要来? 全球股市大跳水!有人却狂赚5倍… “辣条一哥”IPO!腾讯、高瓴保驾护航,童年回忆能否承载700亿估值?

去东方财富APP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