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月报 | 海外疫情达峰回落,全球经济免疫增强——4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宏观月报 | 海外疫情达峰回落,全球经济免疫增强——4月宏观经济数据点评


目录: 1.全球疫情:印度疫情达峰回落,经济对疫情冲击“免疫”2.生产:数据上放缓,实质上回归常态3.投资:地产、制造业投资带动修复4.消费:复苏动力不足,可选必选结构分化5.外贸:外需延续景气,进口保持高增6.通胀:CPI延续温和态势,PPI涨幅持续扩大7.前瞻:经济分化型复苏   

核心观点

印度疫情达峰回落,经济对疫情冲击呈现出“免疫”特征。 受新冠疫情变异、封锁措施放松等影响,4月份印度疫情出现爆发式增长,但5月初印度单日新增病例开始出现回落,带动全球每日新增数量下降。印度周边国家新增病例在5月10日前后也阶段性回落,目前来看,印度疫情对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并未形成显著冲击,负外溢效应较弱。并非疫情本身对经济有负面冲击,而是高强度的管制措施及其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我国经济继续向潜在增速收敛,生产边际放缓。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较3月的14.1%有所放缓,工业增加值环比增0.52%,环比降0.08个百分点,与三年均值0.52%持平,显示生产端增速逐步回归正常化。内部结构上看,中上游的采矿业与公共事业增加值双双走低,制造业增加值走高,尤其中游设备制造业较为强势,出口的景气一定程度支撑了制造业产值的走高。受上游资源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影响,黑色、有色、化工4月份增加值走弱。
投资仍处在修复阶段,房地产投资为主要支撑。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19.9%,两年平均复合增速3.7%,较上月增加1%。结构上主要由房地产投资(两年复合平均8.4%)和民间投资(两年复合平均2.4%)拉动,制造业投资(两年复合平均0.3%)为2020年以来的首次转正。基建投资增速不足预期,燃气和航空运输两项负增长,基建投资整体或还将继续受杠杆监管与财政收支水平影响。
消费复苏动力不足,可选必选结构分化。 4月份社零总额两年复合平均增速4.3%,较3月下降2%,显著低于2019同期9.8%水平;商品零售两年复合平均增速下降2.1%到4.8%,餐饮收入两年复合平均0.4%,再度回调至零增速附近。可选消费项目增速均较3月放缓;必选消费中金银珠宝与烟酒增速较上月增加,地产消费相关的家具项目则持续正增长,出行社交相关项目增速同样下滑。
外需景气持续,进口增速维持高位。 4月出口两年平均增16.8%,较3月份10.3%的增速有显著提升,出口的韧性的主要逻辑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海外疫情反复带来的替代性需求,如对东盟地区出口高增;二是海外经济复苏中的工业品需求,如机电产品、集成电路需求4月普遍多增;4月进口高增中有回落,两年平均增长10.7%,较上月的16.7%有下降,主要大宗商品种类进口数量金额均有回落。
CPI延续温和态势,PPI涨幅持续扩大。 4月CPI保持温和回升,同比增0.9%(3月增0.4%),环比-0.3%, PPI涨幅扩大,环比有放缓。4月PPI同比增6.8%(3月PPI同比增4.4%),环比上涨0.9%(3月环比涨1.6%)。随着基数抬升,生产复苏,PPI下半年增速或将波动性放缓。
经济前瞻:出口制造与房地产投资带动整体经济活动,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综合考虑到上游商品价格上升对制造业继续投资的影响,以及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和施工面积的下滑,未来在消费尚未完全复苏的前提下,需考虑结构分化带来的经济增速不确定。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反弹超预期,消费复苏待观望,中期通胀仍面临不确定性,可能提升风险溢价。

1.全球疫情:印度疫情达峰回落,经济对疫情冲击“免疫”   印度疫情出现转折,爆发式激增或暂告一段落。 5月5日,印度单日新增病例达到峰值39万人,此后开始逐步下降,带动全球疫情阶段性缓解。本次第三轮海外疫情自3月份出现,到4月末5月初达到峰值。主要特征是增长曲线陡峭,且主要集中于印度,考虑到新变异病毒传播力较强,后续是否再次反复仍不明朗。

经济对疫情冲击的敏感性减弱。 本轮疫情出现的新特征是经济复苏对疫情的钝性提高,虽然4月份全球新增病例已超前期最高点,但印度PMI、全球PMI、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生产复苏均未明显受冲击。分析其原因,一是印度疫情尚未扩散,印度周边国家当中,除泰国、马来西亚外,5月10日后出现阶段性回落。二是疫情的冲击或被市场重新适应性调整。

2.生产:数据上放缓,实质上回归常态   4月生产端数据上小幅放缓,实质上回归正常化。 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受基数效应影响,较3月的14.1%有所放缓,但两年平均增长6.8%,较3月增速提高0.6个百分点,数据差异主要来自基数干扰。结合环比数据和PMI数据来看,4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0.52%,较3月微降,4月制造业PMI环比降0.8个百分点至51.1,生产总体热度是有所放缓的。

生产总体数据正常化的起点,后续更应当关注生产结构。 环比来看,4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0.52%,回归至18-19年均值水平。同比来看,4月份开始,低基数带来的翘尾效应会逐步消退。  中上游的采矿业与公共事业增加值双双走低,制造业增加值走高。 制造业中,工业品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月显著上升,对应两点逻辑:一是依旧较为旺盛的海外需求;二是国内制造业投资开始发力,带动设备工业品需求。未来一到两个季度,设备制造业的两大增长逻辑预计仍能得到支撑。

3.投资:地产、制造业投资带动修复 投资整体保持修复趋势。 1-4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19.9%,两年平均增长3.7%,较前月增长一个百分点。4月固定资产投资环比增1.5%,较上月的2.1%有下降,但仍然大幅高于19年环比水平。  4月投资增速主要由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拉动,基建投资增长较为缓慢。 1-4月份基建投资平缓(两年平均增2.2%,与前值基本持平),地产投资保持稳健(两年平均增8.4%,较前值7.7%提高),制造业投资修复转正(两年平均增0.3%,是修复速度最快的领域)。三个领域的投资表现基本均未超出预期,未来需要关注两项:一是房地产开工销售数据显示地产投资或将放缓;二是制造业投资的修复程度。从制造业投资拉动力看,疫情预期趋稳,生产增加值改善;从阻力看,上游大宗商品价格存在挤压盈利趋势。结合来看,投资拉力是高于阻力的。 

4.消费:复苏动力不足,可选必选结构分化 消费一改春节后的复苏态势,增速出现回调。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7.7%,两年平均增速4.3%,较3月份增速降低2个百分点,环比增速同样从3月0.94%下降至0.32%。 

餐饮和商品零售同步回落,餐饮服务增速再次回调至零附近。 分具体类别看,4月可选消费、必选消费、地产消费、出行类消费增速较3月份均有普遍下跌,仅金银珠宝、家具、烟酒增速较3月增速上升。

5.外贸:外需延续景气,进口保持高增   出口增速上涨,外需延续支撑。 4月出口增速为32.3%,两年平均增16.8%,较3月份10.3%的增速有显著提升。从主要贸易伙伴看,对东盟出口增速提高,对欧美出口增速有所下降。从出口产品看,地产类消费(家具)、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增速显著提高。出口的韧性的主要逻辑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海外疫情反复带来的替代性需求,如对东盟地区出口高增;二是海外经济复苏中的工业品需求,如机电产品、集成电路需求4月普遍多增,生活类产品反而有回调。

进口增速维持高位。 4月进口进口(以美元计)同比增43.1%,两年平均增长10.7%,较上月的16.7%有回落。除原油外,主要大宗商品种类进口数量存在有回落,铁矿、大豆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较上月也有回落。 

6.通胀:CPI延续温和态势,PPI涨幅持续扩大 4月CPI保持温和回升, 同比增0.9%(3月增0.4%),环比-0.3%(3月份增-0.5%)。核心CPI同比增0.7%(3月增长0.3%)。CPI食品项与非食品项差距较大。4月交通通信价格是CPI主要拉动项,主要受国际油价上涨拉动以及出行需求回升。4月食品项同比-0.7%(3月-0.7%),其中猪肉、鲜菜价格跌幅扩大。
PPI涨幅扩大,环比有放缓。 4月PPI同比增6.8%(3月PPI同比增4.4%),环比上涨0.9%(3月环比涨1.6%),PPI分项显示,在大宗商品价格带动下,原材料、采掘等生产资料涨价明显扩大,终端需求的生活资料价格增速缓慢。随着基数抬升,生产复苏,PPI下半年增速或将放缓。 

7.前瞻:经济分化型复苏 展望未来两至三个季度,我们有几大判断:  一是经济三大不均衡仍可能延续: 生产强、需求弱;外需强、内需弱;地产强、实体弱,4月的数据显示短期内难以改变弱需求格局。  二是从经济的整体增长动能看,出口、房地产投资预计支撑整体经济活动,制造业投资修复加快,消费复苏预计延续缓慢复苏的形态。 未来在消费尚未完全复苏的前提下,需考虑结构分化带来的经济增速不确定。至年末实体经济或将面临整体的增长压力。  三是下半年通胀或难以趋势下落。 美国4月通胀指标上行,全球原材料生产国的供给端修复缓慢,通胀可能形成波动性平缓下移的形态。

法律声明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推测或观点仅反映本部门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且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发出邀请。投资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产品服务,根据个人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结果、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来判断是否借鉴、参照报告所载信息、意见或观点,独立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相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