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如果马斯克掌握了政府资源,人类的灾难就会出现
张维迎: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 、教授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本文选自张维迎2021年4月23日在“2021中国企业家峰会”上的演讲
市场本身就是一个纠错机制
创新都是不确定的,所以需要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与统一意志、统一规划是矛盾的。我为什么不赞成产业政策?因为产业政策假定,创新是可以预测的,至少有一部分专家一定是这么认为的。
《反垄断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因为立法者不理解企业家精神。我甚至认为,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不理解企业家精神。由于不理解企业家精神,他们就很难理解市场是怎么运作的,结果就提出反垄断的主张。(《这个历史挺靠谱》千万别再禁了)
根据我的观察,只要对市场准入不做人为的限制,没有企业能变成垄断者。这是因为,一方面,新的企业家最有兴趣做的事情就是挑战已有的成功者,把他们拉下马,替代他们。另一方面,一个公司发展起来之后,一定会发生官僚化,官僚化会导致企业家精神的衰退。所以我们不要担心所谓的垄断,只要创业是自由的,没有企业可以稳坐钓鱼台,没有企业家可以过悠闲自在的生活。
创新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我们没有办法按照事先的规划去创新。创新只能靠企业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分散决策,每一个企业家自己做判断。因此,计划经济与创新是不兼容的。计划经济的基本特点是集中决策,是少数人说了算的机制。
不论在何种机制之下,决策者都会犯错误。事实上,企业家经常犯错误,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犯过错误。区别在于,在市场经济下,市场本身就是一个纠错机制,任何一个企业家犯了错误,都为其他企业家提供了赚钱的机会。但是在计划经济下,无论是纠正自己的错误还是纠正别人的错误,都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反之,掩盖错误却是一个理性选择。因此,小错误就会积累成大错误。(为什么日本学者写的中国历史却风靡全国政商圈?)
大家都知道马斯克,他要把人类送到火星。这样的人做企业可怕吗?不可怕。为什么?因为,如果消费者不买单了,投资人不愿再给钱了,他必须停下来。(但愿一读胡适之)
但是,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马斯克掌握了政府资源,并且这个资源的支配可以不受约束,人类的灾难就会出现。比如,马斯克说,人类要实现火星移民,首先送上去一百万人。但是第一次没成功,一百万人都死了。他说,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付出的学习成本,下一次,我们再送上去一百万人,至少有五十万人能存活下来。最后,或许他成功送一百万人到了火星,在此之前的九百万人都成了试验品。
所以,我们应当感谢市场经济,因为它既能激励企业家为社会创造财富,又能保证企业家不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致死性的灾难。举国体制有利于应对突发性的外部危机,但不能很好地激励创新,也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旗下6成基金亏损,私募大佬“扑街”,称不再发行此类产品……
●60岁以上人口超2.6亿,这个产业是未来十年风口?这些数据很重要,来看解读!
●这只龙头股,去年大涨91%!今年不到两月股价腰斩,市值蒸发2000亿!
●创业10年,造就9000亿巨头,农村出身的他一度跻身香港首富!
●我始终坚信鸡蛋不是消费不好,而是供应过剩(23年蛋专家谈鸡蛋)